《贺新郎•扬州贺涂公子季朗花烛》
时间: 2025-01-22 23:08: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扬州贺涂公子季朗花烛
作者:董以宁 〔明代〕
花月扬州好。正相逢珠袍公子,果车来早。
廿四桥头箫管沸,却自嬴楼吹到。
更夹道芳尘缥缈。跨鹤求凤今已得,讶一钗十万珠光绕。
庆合卺,期偕老。兰膏未烬银虬杳。
想今宵帐中悬蛤,相看皎皎。
侍女添香衣桁畔,微听流苏声悄。
多恐试麻姑仙爪。明日高堂双献寿,记妆成先佩宜男草。
何物贽,安期枣。
白话文翻译:
扬州的花月真好。正好遇见身穿珠袍的公子,果车到得早。
二十四桥头的箫管声喧闹,却是从赢楼传来。
更夹道的芳香尘埃缥缈。骑鹤求凤如今已得到,惊讶于那钗子上十万珠光环绕。
庆祝合卺,期盼白头偕老。兰膏尚未熄灭,银虬已然飘渺。
想象今宵帐中悬蛤,相视清亮。
侍女们在衣袂旁添香,微微听见流苏声悄然。
恐怕试探麻姑的仙爪。明日高堂双双献寿,记得妆成后先佩宜男草。
什么东西做贽,安期枣。
注释:
- 花月:指美好的花和明亮的月亮,象征美好时光。
- 珠袍公子:指身穿华贵衣服的公子,象征富贵。
- 廿四桥:扬州的一处著名景点,象征繁华与美丽。
- 合卺:古代婚礼中用酒杯合饮,象征夫妻结合。
- 兰膏:指一种香料,象征美好的气氛。
- 银虬:形容轻盈飘渺的状态。
- 麻姑:道教中的仙女,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以宁是明代的著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描绘而闻名。其作品多以爱情和生活为主题,风格婉约而富于情趣。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繁荣时期,婚嫁风俗盛行,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美好爱情的祝福。
诗歌鉴赏:
《贺新郎•扬州贺涂公子季朗花烛》是一首充满喜庆气氛的词作,展示了扬州的美丽景色和喜庆的婚礼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花月的美好,珠袍公子的华贵,以及踏着芳尘而来的新人,令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幸福感。特别是在“跨鹤求凤今已得”一句中,展现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的实现,而“讶一钗十万珠光绕”则进一步渲染了婚礼的奢华与美丽。
诗中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环境,更注重内心的情感表现。在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中,表达了愿望与祝福,如“庆合卺,期偕老”。整首词字句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当下美好生活的赞美,也有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扬州的美丽,正是良辰美景,巧遇公子,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气氛。
- 第二联通过音乐的描写,渲染出婚礼的热闹与欢乐。
- 第三联表达了求得良缘的喜悦,夸张地形容了珠光的绚烂。
- 第四联则描绘了新婚夜的情景,侍女的细腻服务,使得气氛更加温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跨鹤求凤”暗喻美好的婚姻。
- 对仗:如“兰膏未烬银虬杳”,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婚礼的喜庆展开,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表达了浓厚的祝福与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月:美好时光的象征。
- 珠袍:富贵、美丽的象征。
- 廿四桥:繁华景点,象征爱情的美好环境。
- 合卺:婚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廿四桥”是指哪个地方? a. 北京
b. 扬州
c. 南京 -
“合卺”在古代婚礼中象征什么? a. 夫妻结合
b. 亲友祝福
c. 长生不老 -
诗中“兰膏未烬”指的是什么? a. 婚礼上的美食
b. 代表美好的气氛
c. 仙女的香气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
- 《红楼梦•桃花扇底江南水》(曹雪芹)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董以宁的《贺新郎》都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但李清照的作品多一份柔弱与哀愁,而董以宁的词则充满了喜庆与希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婚礼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