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二 甲辰中秋后二日晚晴放舟石湖,观越城桥下☆月,明日将从胥口探桂山中,不预此游盖五年矣。》

时间: 2025-01-10 22:35:10

花艳连桡度镜光,满湖丝管水飞香,月明何恨预兴亡。

莫揽清歌悲小海,更催秋梦落横塘,波空塔影自凄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其二
甲辰中秋后二日晚晴放舟石湖,观越城桥下月,明日将从胥口探桂山中,不预此游盖五年矣。
花艳连桡度镜光,满湖丝管水飞香,月明何恨预兴亡。
莫揽清歌悲小海,更催秋梦落横塘,波空塔影自凄凉。

白话文翻译:

在甲辰年中秋节后的第二个晚上,天气晴朗,我驾船游览石湖,欣赏越城桥下明亮的月光。明天我打算从胥口出发,去探访桂山,没想到这一游竟已有五年之久。
花儿艳丽,船桨划过湖面如镜子般波光粼粼,湖上丝竹乐声飘荡,水中香气扑鼻。明亮的月光下,何必惋惜那些昔日的兴亡呢?
不要因清歌而悲伤小海,更不要催促秋梦在横塘落下,水波荡漾,塔影映在水面上,显得十分凄凉。

注释:

  • 甲辰:干支纪年法中的一种,表示年份。
  • 中秋: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和丰收。
  • 胥口:古地名,位于今浙江省。
  • 桂山:指的是桂花山,寓意美好的地方。
  • 丝管:古代乐器,指丝弦乐器和管乐器。
  • 清歌:指清亮的歌曲。
  • 小海:可能指某个小水域。
  • 横塘:指横亘在塘边的地方,象征着秋天的意境。
  • 塔影:塔的倒影,寓意孤独和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文焯(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善于描写自然景色,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他的诗作常有清新脱俗的风格,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中秋佳节后的游船之夜,反映了作者在宁静的湖面上,面对明月与自然景色,引发了对往昔的回忆与思考。此时,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融,表现出浓厚的惆怅与感慨。

诗歌鉴赏:

《浣溪沙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描写秋夜的湖面景象,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相连。诗的开头通过“花艳连桡度镜光”,展现出一种美丽的景象,湖面如镜,波光粼粼,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却逐渐转向惆怅与思索。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尤其是“月明何恨预兴亡”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结尾处“波空塔影自凄凉”,则将孤独与凄凉的情感推向高潮,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甲辰中秋后二日晚晴放舟石湖:描述了时间与地点,秋天明月下的湖泊,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观越城桥下月,明日将从胥口探桂山中:描绘了明月和游览的计划,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3. 花艳连桡度镜光:花的美丽和湖面的光影交错,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好。
  4. 满湖丝管水飞香:音乐与香气充盈湖面,营造出快乐的气氛。
  5. 月明何恨预兴亡:在明月下,感叹历史的兴衰,表现出对过往的思考。
  6. 莫揽清歌悲小海:劝自己不要因清歌而伤感,表现出对快乐的追求。
  7. 更催秋梦落横塘:别让秋梦在横塘落下,意在警惕时间的流逝。
  8. 波空塔影自凄凉:塔影在水面上显得孤独,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艳连桡度镜光”,以花的美丽比喻湖水的宁静。
  • 对仗:如“花艳”与“水飞香”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清歌悲小海”,赋予清歌以情感,使读者更易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对过往的追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湖面景象的细腻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思念、孤独与宁静。
  • :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平静。
  • :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 塔影:代表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对历史的思考
    C. 个人的孤独与惆怅
    D. 以上皆是

  2. “波空塔影自凄凉”中,塔影的意象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孤独
    C. 欢乐
    D. 光明

答案

  1. D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鹊桥仙》

诗词对比

  • 郑文焯的《浣溪沙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自然的热爱,但李清照的词更为细腻柔美,而郑文焯则更显孤独与惆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郑文焯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