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送夏郢归钱塘
归客指吴国,风帆几日程。
新诗陶雪字,玄发有霜茎。
微月生沧海,残涛傍石城。
从兹江岛意,应续子陵名。
白话文翻译:
秋天送别夏郢回到钱塘,
归来的客人指的是吴国,坐着风帆已经行驶了几天。
新作的诗歌如陶渊明的雪字,飘逸且清新,
黑发如霜的诗人,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微弱的月光映照在广阔的海面上,
残余的波涛拍打着石头城。
从今往后,我将把江岛的情意继续传承,
就像延续子陵的名声一样。
注释:
- 归客:回来的客人,这里指夏郢。
- 吴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国家,位于今江苏一带。
- 陶雪字:指陶渊明的诗作,有清新脱俗的意境。
- 玄发:黑发,古代诗人常用来象征年轻。
- 霜茎:意指年华渐老,头发如霜。
- 微月:微弱的月光,象征秋夜的宁静。
- 沧海:辽阔的大海,象征远方。
- 残涛:即将消退的波涛,象征时间的流逝。
- 石城:指靠海的城镇。
- 子陵:指陶渊明,因其隐居生活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诗人,字仲明,号怀仁,晚号白云山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诗人送别夏郢,表现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渗透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秋送夏郢归钱塘》是一首充满秋意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之情。开篇即以“归客”引出,指代归来的夏郢,清晰而有层次。接着提到“风帆几日程”,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旅程感,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
“新诗陶雪字,玄发有霜茎”一句,将诗人与陶渊明的精神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这里不仅是对陶渊明的赞美,也暗示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接下来“微月生沧海,残涛傍石城”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深远,象征着人生的沉静与思考。
最后两句“从兹江岛意,应续子陵名”,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表达出愿意传承理想与情感的决心。这首诗在意象上结合了自然与人生,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高度艺术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归客指吴国,风帆几日程。”:归来的朋友指的是吴国,乘风破浪,已经行了几日。
- “新诗陶雪字,玄发有霜茎。”:新写的诗如陶渊明,清新脱俗;黑发如霜,暗示岁月的流逝。
- “微月生沧海,残涛傍石城。”:微弱的月光照映在大海,波涛依旧拍打着石城,渗透着一种宁静感。
- “从兹江岛意,应续子陵名。”:未来将继续追随江岛的情怀,延续陶渊明的名声和理想。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人比作陶渊明,暗示理想与生活的联系。
- 对仗:如“微月生沧海,残涛傍石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时间的流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分析:
- 归客:象征着回归与思念。
- 风帆:代表着旅途与人生的方向。
- 陶雪字:象征着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 微月: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 残涛: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归客”指的是哪个国家的客人?
A. 魏国
B. 吴国
C. 楚国
D. 汉国 -
诗中“微月生沧海”描绘的是哪个时节的景象?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
诗中提到的“子陵”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 by 白居易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诗词对比:
- 贯休的《秋送夏郢归钱塘》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贯休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人生感悟,而王勃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未来的期许。两首诗在意境上有所不同,但均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细腻情感与高超技艺。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分析》
- 《贯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