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堂元祐脚,下泽少游乡。
自得林泉趣,不登声利场。
年方荣四豆,日已下三商。
有子翁无咎,存心味更长。
白话文翻译
在高堂之上,您将元祐的脚步留在了这里,江泽之下则少有人游玩。
您享受着山林泉水的乐趣,不愿登上名利之场。
虽然年纪尚轻,荣华正当四十岁,而日子却已逐渐向西沉落。
有儿子在身边,您没有遗憾,心中存有的滋味愈发悠长。
注释
- 高堂:即高大的堂屋,这里指的是家中。
- 元祐:指宋仁宗的元祐年间,表明时代背景。
- 下泽:指向下游的泽地。
- 少游:指游玩的人不多。
- 林泉趣:指山林和泉水的乐趣。
- 声利场:指追求名声和利益的地方。
- 四豆:古代对四十岁男子的称谓。
- 三商:指日落时分,天色渐暗。
- 有子翁无咎:有儿子在身边,生活没有遗憾。
- 存心味更长:心中所存的情趣更加悠长。
典故解析
“元祐”是宋代仁宗时期的一段历史,诗中提及的“高堂”与“下泽”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中提到的“有子翁无咎”表现了对家庭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贞,号梅溪,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魏了翁的风格清新自然,以清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挽诗或许是在魏了翁为某位朋友或亲人哀悼时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家庭的珍重。
诗歌鉴赏
《杨极父挽诗》是一首深情且富有哲思的作品,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诗中“高堂元祐脚,下泽少游乡”一句,描绘了一个士人对故乡的思念,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而“自得林泉趣,不登声利场”则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表明了他宁愿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满足。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并不鲜见,但魏了翁的表现尤为细腻,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年方荣四豆,日已下三商”这一句,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年纪尚轻,但人生的顶峰却已向下滑落,令人感到惋惜。最后一句“有子翁无咎,存心味更长”不仅表达了对家庭的依恋,更传达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在家庭和内心的满足中,人生的滋味才会愈加悠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堂元祐脚:诗人站在家中,感慨元祐时期的时光流逝。
- 下泽少游乡:故乡美丽的水乡,却少有人游玩,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
- 自得林泉趣:诗人享受自然的宁静,不愿参与世俗的名利。
- 不登声利场:表达了对名利的拒绝,追求内心的安宁。
- 年方荣四豆:四十岁正是人生的巅峰,意指年华尚在。
- 日已下三商:比喻时光如白驹过隙,感叹人生的短暂。
- 有子翁无咎:有儿子在身边,心中无憾。
- 存心味更长: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令生活的滋味更加深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日落,传达时间的流逝。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自然景象隐喻人生哲理,令诗意深邃。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家庭的幸福,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
意象分析
- 高堂:象征家庭和温暖。
- 林泉: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声利:象征世俗的名利与喧嚣。
- 四豆:象征人生的成熟与荣耀。
- 三商: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堂”指的是什么?
- A. 家中
- B. 山中
- C. 水边
-
“年方荣四豆”中的“四豆”指的是什么年龄?
- A. 30岁
- B. 40岁
- C. 50岁
-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 A. 非常追求
- B. 无所谓
- C. 轻视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 《静夜思》李白: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杨极父挽诗》与王维的《竹里馆》都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平静的追求,前者侧重对逝者的缅怀,后者则更关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魏了翁诗文集》
- 《古代文学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