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南像》

时间: 2025-01-11 09:02:52

西华山中爱睡臣,何曾睡过百年春。

争如警枕惺惺者,终作乾坤不朽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图南像
西华山中爱睡臣,何曾睡过百年春。
争如警枕惺惺者,终作乾坤不朽人。

白话文翻译:

在西华山中我这爱睡的臣子,难道曾经在春天的百年里沉沉入睡?
与其像那些在警觉的枕边清醒的人争斗,不如终成天地之间不朽的存在。

注释:

  • 西华山:位于中国,寓意高洁、清静的地方。
  • 睡臣:指贪睡的人,形象地形容作者的自我调侃。
  • 百年春:意指悠久的春天,象征着美好的岁月。
  • 警枕:指警醒的枕头,隐喻清醒、警觉的状态。
  • 惺惺者:指那些清醒而有意识的人。
  • 乾坤:指天地,表明宏大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时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其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时叙对人生的思考过程中,反映出他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强调警醒与努力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追求。诗的开头“西华山中爱睡臣”,以自谦的方式引入,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然而,接下来的“何曾睡过百年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警醒与自省,意识到沉迷于安逸生活并非长久之计。诗人用“争如警枕惺惺者”一句,强调了清醒和努力的重要性,暗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唯有保持警觉与奋斗,才能在天地之间留下不朽的印记。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通过对比手法,深刻地传达了哲理,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不仅在描绘自身的状态,更是在劝诫世人珍惜时间,努力追求真正的价值与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华山中爱睡臣”:自称为“爱睡的臣子”,反映出诗人的幽默和自嘲。
  2. “何曾睡过百年春”:质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在美好的时光中安然入睡,显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担忧。
  3. “争如警枕惺惺者”:与那些保持警觉的人相比较,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
  4. “终作乾坤不朽人”:强调唯有努力和警觉,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睡臣”比喻为沉迷于安逸的人。
  • 对仗:上下句形式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睡眠与警醒的对比,强调了努力与警醒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体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华山:象征高洁与清静,代表理想境界。
  • 睡臣:象征安逸与懒惰,反映对自身状态的反思。
  • 警枕:警觉与努力的象征,提醒人们保持清醒。
  • 乾坤:天地,象征宏大的存在与永恒的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爱睡臣”指代的是谁?
    A. 贪睡的人
    B. 清醒的人
    C. 努力的人

  2. “百年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的时光
    B. 长久的安逸
    C. 无尽的财富

  3. 以下哪一句强调了保持警醒的重要性?
    A. 西华山中爱睡臣
    B. 争如警枕惺惺者
    C. 终作乾坤不朽人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这两首诗同样探讨了人生、时间及努力的重要性,风格各异却意蕴深远。

诗词对比:

  • 王时叙与李白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强调珍惜时间与努力拼搏,但王时叙更为内敛,而李白则豪情万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