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熊飞将军六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2:22: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血战江城万鼓催,悲风特地起泉台。
从前富贵称廊庙,此日纲常系草莱。
铜岭夜残鸡舌远,曲江秋晚鹤声哀。
山堂集取蝉蛙语,狐笔他年一例裁。
白话文翻译:
在江城激烈的战斗中,战鼓声震天催促着进攻,悲伤的风在泉台上特别吹起。曾经的荣华富贵在堂庙之中得到赞誉,如今却沦落到草地上的绳索之下。铜岭的夜里,远处鸡鸣声渐渐消散,曲江的秋晚,鹤声带着哀伤。在山堂中我收集蝉和蛙的鸣叫声,计划将来用狐的笔写下我的感慨。
注释:
- 血战:形容战斗非常激烈,流血成河。
- 江城:指的是江边的城市,可能暗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 万鼓催:形容战鼓声如雷,催促士兵出征。
- 悲风:指悲伤的风,象征着战乱带来的哀愁。
- 廊庙:古代用来形容地位高贵的地方。
- 纲常:指社会的道德和秩序。
- 草莱:指艰苦的环境,或是沦落到贫困的地步。
- 铜岭: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或是战场。
- 鸡舌:鸡鸣声。
- 曲江:指某条河流,秋天的晚景。
- 山堂:指山中的书房或静处。
- 狐笔:形容文笔,常用于比喻作品的精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絅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战争的惨烈和社会的变迁,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成于战乱时期,诗人感受到国家动荡、民众疾苦,借古抒怀,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与哀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血战江城”开头,直接引入战争的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将昔日的富贵与今日的困境形成鲜明对照,表现出社会的剧变和个人的无奈。诗人利用“铜岭夜残鸡舌远,曲江秋晚鹤声哀”描绘了秋天的凄凉与孤寂,增添了诗的悲怆气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血战江城万鼓催: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鼓声催促士兵出战,气氛紧张。
- 悲风特地起泉台:悲风呼啸,似乎为战斗而感到悲痛,传达出一种哀伤的气息。
- 从前富贵称廊庙:反映了过往的荣耀和权势,形成对比。
- 此日纲常系草莱:如今的社会秩序沦落,人民生活困苦,令人感慨。
- 铜岭夜残鸡舌远:夜晚的鸡鸣声逐渐远去,暗示着失去和孤独。
- 曲江秋晚鹤声哀:秋天的晚景中,鹤叫声哀伤,进一步渲染氛围。
- 山堂集取蝉蛙语:在山间静处收集自然声音,表现出对宁静的渴望。
- 狐笔他年一例裁:用“狐笔”比喻写作,将来有机会总结和记录。
修辞手法:
- 对比:昔日富贵与今日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悲风、鹤声等自然景象被赋予情感。
- 意象:蝉、蛙、鸡、鹤等意象,营造出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主题思想:
全诗反映了诗人对战乱的深切忧虑与对昔日繁华的无尽怀念,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感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血战:象征战争的惨烈和历史的悲哀。
- 江城:象征兴衰变迁的地点。
- 铜岭、曲江:具体的地理意象,代表历史记忆的承载。
- 蝉蛙:象征自然的声音和宁静,表现对和平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的美
B. 战争的惨烈与历史的变迁
C. 对爱情的怀念
D. 生活的烦恼 -
诗中提到的“廊庙”主要指的是? A. 自然景观
B. 高贵的地位和权势
C. 贫穷的生活
D. 战斗的场景 -
“悲风特地起泉台”中的“悲风”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风景
B. 战争带来的哀伤和痛苦
C. 好友的离去
D. 平常的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侠客行》
- 贺铸《天净沙·秋思》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均体现了对国家动荡、社会变迁的深刻感受,但彭絅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感,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实际困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出了深厚的历史责任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彭絅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中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