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侍郎生日三首》

时间: 2025-02-04 16:18:12

紫气飞骞一马骢,当年轻下五云东。

诗书意味江都相,琴鹤规模清献公。

长啸驱风静秋戍,精神唤雨作年丰。

列城香火知何限,蒸起祥云入颊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董侍郎生日三首
作者: 魏了翁

紫气飞骞一马骢,当年轻下五云东。
诗书意味江都相,琴鹤规模清献公。
长啸驱风静秋戍,精神唤雨作年丰。
列城香火知何限,蒸起祥云入颊红。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紫色的气息腾空而起,像一匹骏马飞奔而去,年轻的心情向着五云东升。
诗书的意蕴在江都交织,琴声和鹤舞的规模如同清雅的献公。
长啸驱散风尘,宁静的秋戍下,精神仿佛唤来丰年的雨水。
各地的香火敬拜不知有多广,蒸腾的祥云映红了我的面颊。


注释:

字词注释:

  • 紫气: 代表吉祥之气,通常与长寿、富贵相联系。
  • 飞骞: 飞奔而起,形容气势磅礴。
  • 江都: 指江都地区,历史上为重要文化中心。
  • 献公: 指的是古代的某位贤公,象征清雅。
  • 长啸: 形容高亢的叫声,表达豪情。

典故解析:

  • 紫气东来: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吉祥语,常用于祝愿他人吉庆。
  • 琴鹤: 象征高雅的文人气质,琴声如鹤鸣,意在表达文化的清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 1220-1290),字子庸,号了翁,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人生哲理和时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魏了翁为董侍郎庆生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的人文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鉴赏:
《董侍郎生日三首》是魏了翁为朋友庆祝生辰而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前两句“紫气飞骞一马骢,当年轻下五云东”,用“紫气”象征吉祥,表现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书意味江都相,琴鹤规模清献公”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文化情怀,表现出对文人气质的向往。接着“长啸驱风静秋戍,精神唤雨作年丰”展现了诗人豪情万丈,仿佛能通过长啸驱散烦恼,呼唤丰年的希望;最后一句“列城香火知何限,蒸起祥云入颊红”将对友人生日的祝福与对社会和谐的期盼结合,展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魏了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紫气飞骞一马骢”:描绘了吉祥的气息腾空而起,寓意着生辰的喜庆。
  • “当年轻下五云东”:表达了年轻的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 “诗书意味江都相”: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江都是有名的文化之地。
  • “琴鹤规模清献公”:以琴和鹤象征文人雅士,强调了文化的高雅。
  • “长啸驱风静秋戍”:通过长啸的方式,驱散秋天的寒意,表现出诗人的豪情。
  • “精神唤雨作年丰”:渴望丰收的心情,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列城香火知何限”:表示香火旺盛,象征着对神明的敬仰和祝福。
  • “蒸起祥云入颊红”:以祥云映衬面颊的红润,表现出节日的喜庆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 “紫气”比喻吉祥之气,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 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唤雨”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庆祝生辰展开,表现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士人的人文精神和对文化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气: 吉祥和祝福的象征。
  • 马骢: 象征年轻与活力。
  • 诗书: 文化的象征,表达了对知识的敬仰。
  • 琴鹤: 高雅和文人的象征。
  • 祥云: 吉庆和幸福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紫气”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吉祥
    C. 忧愁

  2. “长啸驱风”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忧伤
    B. 豪情
    C. 无奈

  3. 诗中提到的“江都”是指什么?
    A. 一个地方
    B. 一种情感
    C. 一种植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董侍郎生日三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了对友人的情谊,但魏了翁更强调生辰的祝福,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孤独感与自我对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魏了翁诗集》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魏了翁的创作背景及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