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郊宫方社诗攸重,
川泽山林礼所崇。
古祀不修牲币废,
梵鐃声里纸钱风。
白话文翻译
在郊外的宫殿中,社祭的诗歌非常重要,
川流和山林是礼仪所崇尚的对象。
古老的祭祀不再修缮,牲畜和祭品被废弃,
在梵音的响声中,纸钱在风中飘扬。
注释
- 郊宫:指郊外的祭祀场所。
- 社:社坛,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 古祀:古代的祭祀。
- 牲币:祭祀时用的牲畜和货币。
- 梵鐃:指佛教的法器,发出梵音的乐器。
- 纸钱:祭祀时焚烧的纸制钱币,用于供养阴间的亲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社”与“祀”是古代农业社会中祭祀土地与祖先的重要活动。社祭是对土地神的敬奉,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祖先的感恩与尊重。而“梵鐃声”则引入了佛教文化,表明时代的变迁和信仰的多样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景山,号华阳,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学者,生于文人荫庇的环境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关注社会和人文现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和信仰的变迁使得许多传统祭祀活动受到冷落。诗人在梦中听见雨声,可能是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触发了对传统文化与礼仪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体现了对古代祭祀文化的深刻反思和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感慨。首联通过“郊宫方社”强调了社祭的重要性,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而“川泽山林礼所崇”则将人、自然与礼仪相结合,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接下来的两句则揭示了祭祀活动的衰落,表现出一种对传统的失落感与无奈。最后一句的“纸钱风”不仅描绘了祭祀时的情景,更是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传统文化的眷恋。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以及对失去的祭祀礼仪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郊宫方社诗攸重:在郊外的祭坛,社祭的诗歌显得尤为重要。
- 川泽山林礼所崇:川流和山林是礼仪所崇尚的对象,揭示自然在传统祭祀中的地位。
- 古祀不修牲币废:古老的祭祀活动因无人修缮而逐渐衰落,牲畜和祭品被废弃。
- 梵鐃声里纸钱风:在梵音的响声中,纸钱随风飘扬,描绘了祭祀时的情景,也暗示了对传统的追忆。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前两句强调社祭文化的重要性与自然的崇高,而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展示了传统的衰落。运用“纸钱”这一意象,象征着对已逝文化的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忧虑和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思考,体现了对古代祭祀文化的怀念与对失落礼仪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社:象征着土地和自然的崇拜。
- 川泽山林:代表自然的伟大与人文的结合。
- 纸钱:象征着对逝去的祭祀文化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社”主要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祭祀的地方
C. 一种植物
D. 一种饮食 -
“梵鐃声里纸钱风”中,纸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财富
B. 传统文化的消逝
C. 自然的力量
D. 社会的繁荣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祭侄文稿》:王羲之的作品,体现对亡者的怀念与祭祀文化。
- 《登高》:杜甫的诗作,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社会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昨有祷于社稷及境内山川是夕枕上闻雨》和杜甫的《登高》均表达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但魏的诗更注重于传统文化的失落,而杜甫则更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命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魏了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