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客泛西湖客赋诗次韵》

时间: 2025-01-27 03:32:11

鸣鞘踏月大堤长,鼓枻穿云落日黄。

十里青漪菱草荡,四山红雨杏花冈。

客从民气觇春事,人在枝头看艳阳。

长使舟平风色好,世间何世有羊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鸣鞘踏月大堤长,
鼓枻穿云落日黄。
十里青漪菱草荡,
四山红雨杏花冈。
客从民气觇春事,
人在枝头看艳阳。
长使舟平风色好,
世间何世有羊肠。

白话文翻译:

在月光下,我走在长长的大堤上,
划着船穿过云层,夕阳渐渐西沉。
十里荡漾的湖水中,青色的漪涟和菱草随波而动,
四周的山坡上,红色的春雨洒落,杏花盛开。
来客从民众的情绪中观察春天的到来,
人们在树梢上欣赏着灿烂的阳光。
只希望船只平稳,风景如画,
这个世间何必再有那曲折的小路呢?

注释:

  • 鸣鞘:指刀鞘发出声响,形容水面上轻快的划船声。
  • 鼓枻:用力划桨,形容划船的情景。
  • 青漪:青色的涟漪,指湖面上的波纹。
  • 菱草:水中生长的菱形水草,常见于湖泊中。
  • 红雨:春天的细雨,润物细无声。
  • 杏花冈:指杏花盛开的山岗。
  • 长使:长久保持的意思。
  • 羊肠:比喻曲折的小路。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春事”,指的是春天的气候和人们的生活,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朝气。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子升,号静斋,宋代诗人,生于1190年,卒于1260年。其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常蕴含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魏了翁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在西湖游览时的感受,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将西湖的美景融入诗人的情感之中。全诗以“鸣鞘踏月”开头,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接着通过“鼓枻穿云落日黄”描绘出船行的景象。诗中“十里青漪菱草荡,四山红雨杏花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青色的水波与红色的杏花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美丽的画面。

在描写的过程中,诗人不仅仅在描绘自然景观,更在表达情感。通过“客从民气觇春事”,诗人观察了民众的情绪,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关怀与思考。而在结尾处“世间何世有羊肠”,则表达了对人生曲折与平坦小路的思考,似乎在强调生活的选择与态度。

整首诗以轻快的节奏、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鸣鞘踏月大堤长:夜晚,在明亮的月光下,行走在宽广的大堤上,脚步声伴随着船桨的鸣响。
  2. 鼓枻穿云落日黄:用力划桨,穿过云层,夕阳染黄了天空,展现出壮丽的景色。
  3. 十里青漪菱草荡:十里湖面波光粼粼,青色的涟漪和水中的菱草随风摇曳。
  4. 四山红雨杏花冈:四周的山岗上,春雨纷纷而至,杏花盛开,呈现出一片红色的景象。
  5. 客从民气觇春事:来访的客人从人民的情绪中观察到春天的变化,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6. 人在枝头看艳阳:人们在树枝上欣赏着阳光,感受春天的温暖。
  7. 长使舟平风色好:但愿船只能够平稳,风景如画。
  8. 世间何世有羊肠:生活中何必再有曲折的小路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情感结合,生动形象。
  • 对仗:如“十里青漪”和“四山红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客从民气觇春事”,赋予了人类情感与自然界的互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美好。
  • 大堤:代表人类与自然的结合。
  • 青漪:生机与活力的象征。
  • 红雨:春天的温柔与滋润。
  • 杏花:象征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里青漪”指的是什么? A. 菱草荡
    B. 湖水的波纹
    C. 杏花冈
    答案:B

  2. “世间何世有羊肠”的意思是? A. 生活曲折
    B. 生活平坦
    C. 生活艰难
    答案:A

  3. 诗的作者是哪位? A. 李白
    B. 杜甫
    C. 魏了翁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1.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静夜思》:通过月光传达思乡之情,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思索。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魏了翁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