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行》
时间: 2025-01-11 19:46: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悲哉行
江魂夜热鴊露,田光俛叹荆卿怒。
风吹白浪上昆崙,海水千年骑马渡。
丈夫须眉但如此,敲彻肝肠不相视。
买丝绣面难绣心,餐英贯蕊徒枯吟。
黯黯浮云红日入,不如饮酒兼吞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炎热的夜晚,江水的灵魂伴随着夜莺的啼鸣,田光为荆卿的愤怒而叹息。狂风将白浪卷起,仿佛昆仑山也在波涛中起伏。海水千年如一日,犹如骑马渡海的英雄。真正的男子汉就是这样,心肝相照却不愿相视而对。买来的丝绣面料难以绣出真实的心意,品尝花蕊的美味也只是无目的的吟唱。苍苍浮云遮住红日,不如干脆饮酒并痛哭。
注释:
- 江魂:指江水的灵魂,象征着江河的情感。
- 鴊露:夜莺的啼鸣,象征着悲切的情感。
- 田光:历史人物,因荆卿而感叹,说明诗人对古人的敬仰。
- 荆卿:古代人物,正义和忠诚的象征。
- 昆崙:传说中的高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
- 丈夫须眉:指男子汉的气概和风范。
- 敲彻肝肠:形容内心的痛苦和愤怒。
- 买丝绣面:比喻买来的东西难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 餐英贯蕊:比喻赏花吟咏,但其实是一种无奈的沉吟。
- 黯黯浮云:形容愁苦的心境,遮蔽了红日的希望。
典故解析:
- 田光与荆卿:田光因忠义而闻名,荆卿为受人推崇的忠臣,二者的故事反映了忠诚和愤怒的情感。
- 饮酒吞泣:古代士人常以酒解愁,表现出对生活无奈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遂球,明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关注。他的诗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历史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悲哉行》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人通过历史典故表达对时局的不满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悲哉行》是一首充满悲情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愤怒与无奈。开头以“江魂夜热鴊露”引入,展现了夜晚的热烈与哀伤,紧接着提到“田光俛叹荆卿怒”,勾勒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诗人借古人之情来映射自己的情感。
在描写自然景象时,诗人采用了极具动感的比喻,如“风吹白浪上昆崙”,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波涛汹涌的情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的渺小对比。同时,诗中“丈夫须眉但如此”直接表达了对理想男子汉的追求,但“敲彻肝肠不相视”的无奈又使得这种追求变得苍白无力,显现出一种深刻的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最后,诗人用“黯黯浮云红日入”结束,暗示着生活的艰难与失落,而“饮酒兼吞泣”则是对生活苦闷的自我解脱,深刻而富有哲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独到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魂夜热鴊露:描绘了夜晚的炎热,江水的灵魂与夜莺的啼鸣交织,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情感。
- 田光俛叹荆卿怒:提及历史人物田光因荆卿的愤怒而感到惋惜,表现出对义士的崇敬。
- 风吹白浪上昆崙:将自然的狂风与波涛与高山结合,表现出一种壮阔的气势。
- 海水千年骑马渡:海水的久远与骑马渡海的难度比喻人生的艰辛。
- 丈夫须眉但如此:强调男子汉的气概和理想,然而随后却是对这种理想的质疑。
- 敲彻肝肠不相视: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买丝绣面难绣心:比喻表面华丽难以表达真实情感。
- 餐英贯蕊徒枯吟:赏花吟咏却无法得到真实的快乐。
- 黯黯浮云红日入:暗示生活的苦涩,心情的阴郁。
- 不如饮酒兼吞泣:选择饮酒解愁,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魂”“夜热”“白浪”等,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买丝绣面难绣心,餐英贯蕊徒枯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江魂”“白浪”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得诗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无奈的接受,抒发了深沉的悲哀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生命与情感,流动不息。
- 夜莺:传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
- 白浪:象征生活中的波折与挑战。
- 昆崙:寓意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饮酒:表现对痛苦的自我解脱与逃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田光”是因为什么而叹息? A. 生活的苦闷
B. 荆卿的愤怒
C. 自然的变化
D. 个人的失落 -
“江魂夜热鴊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哀伤
C. 愤怒
D. 平静 -
“不如饮酒兼吞泣”中的“吞泣”意味着什么? A. 隐藏情感
B. 表达快乐
C. 自我解脱
D. 绝望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曹雪芹: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登高》 - 杜甫:同样表达对生活的苦涩与对历史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命运。
- 《月下独酌》 - 李白:在孤独中寻找快乐,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对待生活的态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