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乌夜啼 其三
作者: 李攀龙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大帆曳云还,长樯柱天起。
非是不相留,势已无千里。
白话文翻译:
大帆在云间摇曳,长桅杆直插天空。
并不是不想留住你,只是已经没有千里之遥。
注释:
- 帆:船上的风帆,象征着远行和离别。
- 樯:船的桅杆,象征着船只的高耸和远航的决心。
- 势:形势,这里指行船的方向和趋势。
- 千里:形容距离很远,表达出离别的痛楚和无奈。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千里”常用来形容离别的遥远和无奈,传达出一种游子思乡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攀龙,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他的诗常以情景交融著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常常表达对远方的思念及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攀龙的《乌夜啼 其三》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悟。开篇以“大帆曳云还,长樯柱天起”描绘了船只在辽阔天空中航行的壮丽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人通过独特的意象,将船只的远航与心灵的孤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接着,“非是不相留,势已无千里”则进一步揭示了离别的无奈和对彼此的深情。在这短短的几句诗中,李攀龙用简练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或爱人的无尽思念与感伤。整首诗情真意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大帆曳云还”:描写船只在云间航行,象征着远行与探索。
- “长樯柱天起”:长桅杆直立,象征着志向高远,也暗示着离开的决心。
- “非是不相留”: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深切留恋。
- “势已无千里”:强调了已无力挽留的无奈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船只的远航,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远方的思念,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大帆:象征着远行与希望。
- 长樯:象征着高远的志向与坚定的决心。
- 千里:象征着距离与无奈,寓意着人生的旅途与离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大帆”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希望
C. 旅游
D. 劳动 -
“长樯柱天起”中的“长樯”表示什么?
A. 船的高度
B. 离别的痛苦
C. 船的速度
D. 船的颜色 -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离骚》 屈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离别与思念,但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思与对过往的追忆;而李攀龙的《乌夜啼 其三》则更直接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当下的无奈,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攀龙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攀龙诗词全集》
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乌夜啼 其三》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