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二首》

时间: 2025-02-04 16:55:42

穷居无远念,暇日亲庖厨。

泽国富滋味,春江出嘉鱼。

鬻市有悬羔,撷园得嘉蔬。

虽无五鼎烹,荐俎颇有余。

导和资一杯,径使愁肺苏。

条味以实气,卿以强吾躯。

圣贤戒求饱,丰德任形臞。

彼皆勤励智,我独懒求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晨起二首 张耒 〔宋代〕

穷居无远念,暇日亲庖厨。 泽国富滋味,春江出嘉鱼。 鬻市有悬羔,撷园得嘉蔬。 虽无五鼎烹,荐俎颇有余。 导和资一杯,径使愁肺苏。 条味以实气,卿以强吾躯。 圣贤戒求饱,丰德任形臞。 彼皆勤励智,我独懒求愚。

白话文翻译

在贫困的生活中没有远大的志向,闲暇时亲自下厨。 水乡之地食材丰富,春江中出产美味的鱼。 市场上卖着悬挂的羔羊,园中采摘到新鲜的蔬菜。 虽然没有豪华的五鼎烹饪,但供奉的祭品颇为丰富。 一杯酒能调和心情,直接让忧愁的心灵得到舒缓。 品味食物以充实气力,用以强健我的身体。 圣贤告诫不要贪图饱足,丰厚的德行任由身体瘦弱。 他们都在勤奋地追求智慧,而我却懒散地追求愚钝。

注释

  • 穷居无远念:指在贫困的生活中没有远大的志向。
  • 暇日亲庖厨:闲暇时亲自下厨。
  • 泽国富滋味:水乡之地食材丰富。
  • 春江出嘉鱼:春江中出产美味的鱼。
  • 鬻市有悬羔:市场上卖着悬挂的羔羊。
  • 撷园得嘉蔬:园中采摘到新鲜的蔬菜。
  • 虽无五鼎烹:虽然没有豪华的五鼎烹饪。
  • 荐俎颇有余:但供奉的祭品颇为丰富。
  • 导和资一杯:一杯酒能调和心情。
  • 径使愁肺苏:直接让忧愁的心灵得到舒缓。
  • 条味以实气:品味食物以充实气力。
  • 卿以强吾躯:用以强健我的身体。
  • 圣贤戒求饱:圣贤告诫不要贪图饱足。
  • 丰德任形臞:丰厚的德行任由身体瘦弱。
  • 彼皆勤励智:他们都在勤奋地追求智慧。
  • 我独懒求愚:而我却懒散地追求愚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生活感受,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贫困的生活中,通过亲自下厨,享受简单的生活乐趣,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智慧追求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贫困生活中的简单乐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智慧追求的懒散心态。诗中,“穷居无远念”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接受和对远大志向的放弃。随后的“暇日亲庖厨”和“泽国富滋味”等句,描绘了诗人亲自下厨,享受水乡食材的丰富滋味,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诗中的“导和资一杯,径使愁肺苏”和“条味以实气,卿以强吾躯”等句,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和品味食物来调和心情、充实气力,强健身体的生活态度。而“圣贤戒求饱,丰德任形臞”和“彼皆勤励智,我独懒求愚”等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圣贤教诲的接受和对智慧追求的懒散心态。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通过对贫困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智慧追求的淡泊态度,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穷居无远念: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接受和对远大志向的放弃。
  2. 暇日亲庖厨:描绘了诗人亲自下厨,享受简朴生活的乐趣。
  3. 泽国富滋味:体现了水乡食材的丰富滋味。
  4. 春江出嘉鱼:描绘了春江中出产的美味鱼类。
  5. 鬻市有悬羔:描绘了市场上卖着悬挂的羔羊。
  6. 撷园得嘉蔬:描绘了园中采摘到的新鲜蔬菜。
  7. 虽无五鼎烹:表达了虽然没有豪华的五鼎烹饪。
  8. 荐俎颇有余:表达了供奉的祭品颇为丰富。
  9. 导和资一杯:表达了通过饮酒来调和心情。
  10. 径使愁肺苏:表达了饮酒直接让忧愁的心灵得到舒缓。
  11. 条味以实气:表达了通过品味食物来充实气力。
  12. 卿以强吾躯:表达了通过食物来强健身体。
  13. 圣贤戒求饱:表达了圣贤告诫不要贪图饱足。
  14. 丰德任形臞:表达了丰厚的德行任由身体瘦弱。
  15. 彼皆勤励智:表达了他们都在勤奋地追求智慧。
  16. 我独懒求愚:表达了诗人懒散地追求愚钝的心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穷居无远念”与“暇日亲庖厨”,“泽国富滋味”与“春江出嘉鱼”等,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 比喻:如“导和资一杯”中的“导和”比喻饮酒调和心情。
  • 拟人:如“径使愁肺苏”中的“愁肺苏”拟人化地表达了忧愁的心灵得到舒缓。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接受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以及对智慧追求的懒散心态。通过描绘亲自下厨、享受水乡食材的丰富滋味,以及通过饮酒和品味食物来调和心情、充实气力,强健身体的生活态度,传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智慧追求的淡泊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穷居:贫困的生活。
  • 暇日:闲暇时。
  • 庖厨:厨房。
  • 泽国:水乡之地。
  • 春江:春天的江河。
  • 嘉鱼:美味的鱼。
  • 悬羔:悬挂的羔羊。
  • 嘉蔬:新鲜的蔬菜。
  • 五鼎烹:豪华的烹饪。
  • 荐俎:供奉的祭品。
  • 导和:调和心情。
  • 愁肺:忧愁的心灵。
  • 实气:充实气力。
  • 强吾躯:强健身体。
  • 求饱:贪图饱足。
  • 丰德:丰厚的德行。
  • 形臞:身体瘦弱。
  • 勤励智:勤奋地追求智慧。
  • 懒求愚:懒散地追求愚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穷居无远念”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接受和对远大志向的放弃。( )
  2. “暇日亲庖厨”描绘了诗人亲自下厨,享受简朴生活的乐趣。( )
  3. “泽国富滋味”体现了水乡食材的丰富滋味。( )
  4. “春江出嘉鱼”描绘了春江中出产的美味鱼类。( )
  5. “鬻市有悬羔”描绘了市场上卖着悬挂的羔羊。( )
  6. “撷园得嘉蔬”描绘了园中采摘到的新鲜蔬菜。( )
  7. “虽无五鼎烹”表达了虽然没有豪华的五鼎烹饪。( )
  8. “荐俎颇有余”表达了供奉的祭品颇为丰富。( )
  9. “导和资一杯”表达了通过饮酒来调和心情。( )
  10. “径使愁肺苏”表达了饮酒直接让忧愁的心灵得到舒缓。( )
  11. “条味以实气”表达了通过品味食物来充实气力。( )
  12. “卿以强吾躯”表达了通过食物来强健身体。( )
  13. “圣贤戒求饱”表达了圣贤告诫不要贪图饱足。( )
  14. “丰德任形臞”表达了丰厚的德行任由身体瘦弱。( )
  15. “彼皆勤励智”表达了他们都在勤奋地追求智慧。( )
  16. “我独懒求愚”表达了诗人懒散地追求愚钝的心态。( )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智慧追求的淡泊态度。
  • 黄庭坚《寄黄几复》: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接受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诗词对比

  • 张耒《晨起二首》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智慧追求的淡泊态度,但张耒的诗更注重描绘贫困生活中的简单乐趣,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人的诗作的鉴赏和解析。
  • 《苏东坡全集》: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