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叶桑林赤土冈,蓬茅小径度牛羊。似闻流乞之唐汝,叹息何人为发仓。
白话文翻译:
在黄叶覆盖的桑林和赤红的土冈上,牛羊穿梭于蓬草和茅草交织的小径。仿佛听到了流亡乞讨者的声音,唐汝,感叹为何没有人打开粮仓救济。
注释:
- 黄叶:指秋天落叶的桑树。
- 桑林:种植桑树的林地,常用于养蚕。
- 赤土冈:红色的土山冈。
- 蓬茅:指蓬草和茅草,形容小径荒凉。
- 度:通过,穿梭。
- 流乞:流亡乞讨的人。
- 唐汝: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或泛指流亡者。
- 发仓:打开粮仓,指救济灾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此诗可能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贫困和流亡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观察到农村的荒凉景象和流亡者的悲惨生活后,感慨社会的不公和缺乏救济而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叶桑林和赤土冈的荒凉景象,以及牛羊穿梭于蓬茅小径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的“似闻流乞之唐汝”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流亡者悲惨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救济缺失的深切关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黄叶桑林赤土冈”描绘了秋天的荒凉景象,黄叶和赤土冈的颜色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次句“蓬茅小径度牛羊”通过牛羊穿梭的小径,进一步加深了荒凉的氛围。
- 第三句“似闻流乞之唐汝”引入了流亡者的形象,增强了诗歌的社会意义。
- 末句“叹息何人为发仓”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救济缺失的深切关注和无奈。
修辞手法:
- 色彩对比:黄叶与赤土冈的色彩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拟人:通过牛羊穿梭的小径,赋予自然景象以动态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荒凉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流亡者悲惨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救济缺失的深切关注。
意象分析:
- 黄叶桑林:象征秋天的荒凉和衰败。
- 赤土冈:象征土地的贫瘠和荒芜。
- 蓬茅小径:象征人迹罕至的荒凉小径。
- 流乞之唐汝:象征流亡者的悲惨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黄叶桑林”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荒凉 C. 夏天的繁茂 D. 冬天的寒冷
-
“似闻流乞之唐汝”中的“唐汝”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 B. 泛指流亡者 C. 一个地名 D. 一个官职
-
诗的末句“叹息何人为发仓”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无奈 C. 喜悦 D. 悲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民的疾苦。
- 白居易的《卖炭翁》:通过描绘一个卖炭老人的生活,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绝句九首》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者都通过描绘荒凉的自然景象,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民的疾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诗歌,可以与张耒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
- 《白居易诗选》:收录了白居易的诗歌,可以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