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憕碑》

时间: 2025-01-27 04:32:57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

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髑髅行万里。

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

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

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

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

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

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

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

却嗟何独此事然,搔首碑前空叹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李憕碑 张耒 〔宋代〕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 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髑髅行万里。 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 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 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 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 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 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 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 却嗟何独此事然,搔首碑前空叹慨。

白话文翻译:

自从唐朝中叶国家衰微,北方动荡,胡人的马匹在清渭河边长鸣。 李公坚守节操,陷于贼庭,身死之后,骸骨行经万里。 百年过去,往事有谁还记得,一片荒凉之地无人祭奠。 荒废的碑石半已断裂,文字逐渐磨灭,后人只能勉强解读其文字。 不畏牺牲的才是真正的英雄,自古在危难时刻才能看出烈士的本色。 世俗的书法技艺不值一提,我只想宣扬他的事迹。 寥寥无几的记载流传了数千年,后人的评价多有不当。 高深的文章和伟大的笔触谁能再创作,被贬的臣子和饥饿的士人需要等待时机。 后世纷纷争相著述,纸墨只是徒劳地为史官所用。 却感叹何止此事如此,站在碑前只能空自叹息。

注释:

  • 胡马长鸣饮清渭:胡马,指北方的游牧民族的马匹。清渭,指渭河,这里代指北方地区。
  • 李公守节陷贼庭:李公,指李憕,唐朝官员,因坚守节操而被贼人所害。
  • 身死髑髅行万里:髑髅,指死人的头骨,这里指李憕的遗骨被运送万里。
  • 一丘榛莽无人祭:一丘,指一片荒地。榛莽,指杂草丛生。
  • 荒碑半折就磨灭:荒碑,指荒废的碑石,半折,指碑石断裂。
  • 杀身不畏真丈夫:杀身,指牺牲生命。真丈夫,指真正的英雄。
  • 俗书小技何足道:俗书,指普通的书法。小技,指技艺不高。
  • 寥寥获麟数千载:寥寥,指记载稀少。获麟,指《春秋》中记载的获麟事件,这里比喻记载稀少。
  • 末学褒贬多非是:末学,指后学。褒贬,指评价。
  • 高文大笔谁复作:高文大笔,指高深的文章和伟大的笔触。
  • 黜臣饿夫须有待:黜臣,指被贬的臣子。饿夫,指饥饿的士人。
  • 纷纷后世竞著述:纷纷,指众多。竞著述,指争相著述。
  • 纸墨徒为史官费:纸墨,指书写材料。史官,指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此诗是张耒在阅读李憕的碑文后,感慨李憕的忠烈事迹而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但张耒通过阅读李憕的碑文,回忆唐朝的动荡和忠烈之士的牺牲,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憕忠烈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胡马长鸣饮清渭”描绘了唐朝中叶北方的动荡景象,而“李公守节陷贼庭”则突出了李憕坚守节操的英勇形象。后文通过对荒碑、无人祭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忘的忧虑。最后,作者通过对后世著述的批评,强调了宣扬忠烈事迹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忠烈精神的崇高赞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

    • 描述唐朝中叶国家衰微,北方动荡,胡人的马匹在清渭河边长鸣,象征着战乱和不安。
  2. 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髑髅行万里。

    • 突出李憕坚守节操,陷于贼庭,身死之后,骸骨行经万里,展现了他的忠烈和牺牲。
  3. 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

    • 表达了对历史遗忘的忧虑,百年过去,往事有谁还记得,一片荒凉之地无人祭奠。
  4. 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

    • 描写荒废的碑石半已断裂,文字逐渐磨灭,后人只能勉强解读其文字,象征历史的模糊和遗忘。
  5. 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

    • 强调不畏牺牲的才是真正的英雄,自古在危难时刻才能看出烈士的本色。
  6. 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

    • 表达了对世俗书法技艺的不屑,强调宣扬忠烈事迹的重要性。
  7. 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

    • 比喻记载稀少,后人的评价多有不当,表达了对历史记载不足和评价不当的批评。
  8. 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

    • 强调高深的文章和伟大的笔触谁能再创作,被贬的臣子和饥饿的士人需要等待时机。
  9. 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

    • 批评后世纷纷争相著述,纸墨只是徒劳地为史官所用,表达了对后世著述的批评。
  10. 却嗟何独此事然,搔首碑前空叹慨。

    • 表达了对历史遗忘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站在碑前只能空自叹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胡马长鸣饮清渭”中的“胡马长鸣”比喻战乱和不安。
  • 拟人:如“荒碑半折就磨灭”中的“荒碑半折”赋予碑石以生命,象征历史的模糊和遗忘。
  • 对仗:如“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李憕忠烈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作者强调了宣扬忠烈事迹的重要性,批评了后世著述的徒劳,表达了对历史遗忘和时代变迁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忠烈精神的崇高赞颂。

意象分析:

  • 胡马长鸣:象征战乱和不安。
  • 李公守节:象征忠烈和牺牲。
  • 荒碑半折:象征历史的模糊和遗忘。
  • 杀身不畏:象征真正的英雄和烈士。
  • 俗书小技:象征世俗的技艺不值一提。
  • 寥寥获麟:象征记载稀少。
  • 高文大笔:象征高深的文章和伟大的笔触。
  • 纷纷后世:象征后世著述的徒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胡马长鸣饮清渭”中的“胡马”指的是什么? A. 北方的游牧民族的马匹 B. 南方的马匹 C. 西方的马匹 D. 东方的马匹

  2. 诗中“李公守节陷贼庭”中的“李公”指的是谁? A. 李憕 B. 李白 C. 李商隐 D. 李清照

  3. 诗中“荒碑半折就磨灭”中的“荒碑”象征什么? A. 历史的模糊和遗忘 B. 历史的清晰和记忆 C. 历史的荣耀和辉煌 D. 历史的平凡和普通

  4. 诗中“杀身不畏真丈夫”中的“真丈夫”指的是什么? A. 真正的英雄 B. 真正的普通人 C. 真正的贵族 D. 真正的商人

  5. 诗中“俗书小技何足道”中的“俗书”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书法 B. 高深的书法 C. 古老的书法 D. 现代的书法

答案:

  1. A
  2. A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草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读李憕碑》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而杜甫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和平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和白居易的诗作,可以与张耒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 《宋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历史,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作。

相关诗句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下一句是什么

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髑髅行万里。上一句是什么

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髑髅行万里。下一句是什么

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上一句是什么

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下一句是什么

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上一句是什么

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下一句是什么

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上一句是什么

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下一句是什么

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上一句是什么

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下一句是什么

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上一句是什么

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下一句是什么

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上一句是什么

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下一句是什么

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上一句是什么

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下一句是什么

却嗟何独此事然,搔首碑前空叹慨。上一句是什么

自唐中微北方沸,下一句是什么

胡马长鸣饮清渭。上一句是什么

胡马长鸣饮清渭。下一句是什么

李公守节陷贼庭,上一句是什么

李公守节陷贼庭,下一句是什么

身死髑髅行万里。上一句是什么

身死髑髅行万里。下一句是什么

百年事往谁复省,上一句是什么

百年事往谁复省,下一句是什么

一丘榛莽无人祭。上一句是什么

一丘榛莽无人祭。下一句是什么

荒碑半折就磨灭,上一句是什么

荒碑半折就磨灭,下一句是什么

后人空解传其字。上一句是什么

后人空解传其字。下一句是什么

杀身不畏真丈夫,上一句是什么

杀身不畏真丈夫,下一句是什么

自古时危知烈士。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