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九》

时间: 2025-01-27 04:43:09

至道与物反,夫岂会俗心。

圣处有阃域,扃钥一何深。

时时资美酒,可得及其门。

送君者既返,君驾胡可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九 张耒 〔宋代〕

至道与物反,夫岂会俗心。 圣处有阃域,扃钥一何深。 时时资美酒,可得及其门。 送君者既返,君驾胡可寻。

白话文翻译:

至高的道理与世俗相反,它怎能迎合凡人的心意? 圣人的境界有其界限,那封闭的门扉是多么深邃。 时常借助美酒,或许能够接近那扇门。 送别你的人已经返回,你的车驾又怎能追寻?

注释:

字词注释:

  • 至道:指最高的道理或境界。
  • 物反:与世俗相反。
  • 会俗心:迎合世俗的心意。
  • 圣处:圣人的境界。
  • 阃域:界限,范围。
  • 扃钥:门闩和钥匙,比喻封闭。
  • 资:借助。
  • 及其门:接近那扇门。
  • 送君者:送别你的人。
  • 君驾:你的车驾。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至道与物反”可能暗指道家思想中“道”与世俗的对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创作于冬日,表达了对高深道理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耒《冬日放言二十一首》中的第九首,可能是在冬日的某个时刻,诗人感慨于世俗的纷扰,向往高深的道理和圣人的境界,因而创作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深道理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首句“至道与物反”直接点明至高的道理与世俗相反,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和对高深境界的追求。接下来的“圣处有阃域,扃钥一何深”描绘了圣人境界的深邃和难以接近,而“时时资美酒,可得及其门”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美酒来接近那扇门的愿望。最后两句“送君者既返,君驾胡可寻”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无奈和对高深境界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高深道理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至道与物反”直接点明至高的道理与世俗相反,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和对高深境界的追求。
  • 第二句“圣处有阃域,扃钥一何深”描绘了圣人境界的深邃和难以接近,通过“阃域”和“扃钥”两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圣人境界的封闭和深邃。
  • 第三句“时时资美酒,可得及其门”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美酒来接近那扇门的愿望,美酒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了诗人对高深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 最后两句“送君者既返,君驾胡可寻”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无奈和对高深境界的渴望,通过“送君者既返”和“君驾胡可寻”两个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和对高深境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阃域”和“扃钥”比喻圣人境界的封闭和深邃。
  • 对比:通过“送君者既返”和“君驾胡可寻”两个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和对高深境界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对高深道理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通过对比世俗和高深境界,表达了诗人对高深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至道:最高的道理或境界。
  • 物反:与世俗相反。
  • 圣处:圣人的境界。
  • 阃域:界限,范围。
  • 扃钥:门闩和钥匙,比喻封闭。
  • 美酒:象征诗人对高深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至道”指的是什么? A. 最高的道理或境界 B. 世俗的心意 C. 圣人的境界 D. 美酒

  2. 诗中的“扃钥”比喻什么? A. 圣人境界的封闭和深邃 B. 世俗的心意 C. 美酒 D. 送别的人

  3. 诗中的“美酒”象征什么? A. 最高的道理或境界 B. 世俗的心意 C. 诗人对高深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D. 送别的人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别业》: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
  • 陶渊明的《饮酒》:通过饮酒表达了诗人对高深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满。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九》与王维的《终南别业》都表达了诗人对高深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但张耒的诗更加直接和简练,而王维的诗则更加含蓄和意境深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张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宋代文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