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

时间: 2025-01-27 04:46:42

十层花宇真毫相,数仞峰峦閟月扉。

攒立宝山中色界,

散周香海小轮围。

坐隅咫尺窥岩壑,窗外高低辨翠微。

难保尔形终不转,莫令偷拂六铢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开元寺
作者:李绅 〔唐代〕
十层花宇真毫相,
数仞峰峦閟月扉。
攒立宝山中色界,
散周香海小轮围。
坐隅咫尺窥岩壑,
窗外高低辨翠微。
难保尔形终不转,
莫令偷拂六铢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开元寺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人通过十层的花窗和高耸的山峰,展现了寺庙的巍峨与宏伟。寺内的宝山和香海环绕,形成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境界。诗人坐在窗边,尽情欣赏窗外的美丽山水,明辨高低起伏的翠绿山峦。然而,诗人也在反思,身处这样的美景中,形态是否会随着心境而变化,提醒自己要警惕外界的诱惑,不要让心灵被世俗的繁华所干扰。

注释

字词注释:

  • 十层花宇:指寺庙的楼阁,装饰华丽,像花一样的窗口。
  • 真毫相:真是毛笔的笔触,形容精致细腻。
  • 数仞:形容山峰高耸,"仞"为古代长度单位,约为两米。
  • 攒立:聚集而立。
  • 月扉:月光照射的门窗。
  • 咫尺:形容极近的距离。
  • 六铢衣:古代的华贵衣物,象征世俗的奢华。

典故解析:

  • 六铢衣:源于汉代的高贵衣物,代表世俗的繁华与奢靡,诗人在此用以反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约761年-817年),字子华,唐代诗人,擅长描写山水风光与人生哲理。其诗风清新自然,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 《开元寺》写于唐代盛世,政治稳定,文化繁荣,诗人常游览名胜古迹,产生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宗教与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绅的《开元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寺庙的壮丽与宁静。诗中的“十层花宇”与“数仞峰峦”交相辉映,给人以宏伟的视觉感受。寺庙的建筑与自然山水的结合,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诗人通过坐在窗边,近距离观察外界的方式,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与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在美丽的景色中,诗人感受到一种难以把握的变化,表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醒自己要保持内心的清净,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这种自省让整首诗更添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层花宇真毫相:描绘寺庙的华丽,像是用毛笔细致描画而成。
  2. 数仞峰峦閟月扉:高耸的山峰遮挡了月光,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3. 攒立宝山中色界:寺庙如同宝山般矗立,形成一个色彩斑斓的境界。
  4. 散周香海小轮围:香气四溢的海洋环绕着小船,营造出梦幻的氛围。
  5. 坐隅咫尺窥岩壑:坐在角落,近距离观察周围的山谷。
  6. 窗外高低辨翠微:透过窗户,看见外面山峦的起伏与色彩。
  7. 难保尔形终不转:难以保证自我的形态不会因环境而改变。
  8. 莫令偷拂六铢衣:不要让外界的奢华与诱惑影响到自己的内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十层花宇”比喻寺庙的华丽。
  • 对仗:如“坐隅咫尺”“窗外高低”,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在美丽的自然与宗教环境中,诗人对内心清净与世俗诱惑的思考。通过对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自我保持的深刻领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宇:象征美丽与华丽的外表。
  • 峰峦:象征高耸与坚韧,代表自然的伟大。
  • 香海:象征宁静与祥和的心境。
  • 六铢衣:代表世俗的华丽与诱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开元寺》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李绅
    C. 杜甫

  2. “十层花宇”中的“花宇”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寺庙的装饰
    C. 山川河流

  3. 诗中提到的“六铢衣”象征着什么? A. 富贵与奢华
    B. 简朴与清净
    C. 自然与和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开元寺》与《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宗教氛围,但李绅更关注内心的反思,而王维则注重于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绅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