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时间: 2025-01-11 11:43: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剪梅
作者: 王允持 〔清代〕
酒月琴风忆旧游,半在杭州,半在扬州。无端春色冷于秋,也为莺愁,也为花愁。夜阑独自倚香篝,拈尽诗筹,数尽更筹。相逢何处木兰舟,梦断楼头,肠断江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游玩的怀念。酒饮月下,琴声萦绕,唤起了旧时的游玩情景,部分回忆在杭州,部分在扬州。春天的色彩为何比秋天还要冷清?是因为莺鸟的忧愁,还是花瓣的忧伤?夜深人静,我独自依靠着香篝,翻尽所有的诗句,数尽夜更的时辰。我们相逢在哪里的木兰舟?梦在楼头破裂,心在江边断裂。
注释
- 酒月琴风:酒、月亮、琴声和微风,描绘了一种优雅的氛围,暗示着旧游的愉悦。
- 半在杭州,半在扬州:回忆中的景象分布在两个地方,体现了诗人对这两个地方的依依不舍。
- 春色冷于秋:春天的景色竟然比秋天更冷清,表现出诗人的悲伤情绪。
- 夜阑:夜深,暗示孤独的时刻。
- 香篝:香篝灯,营造出温暖而又寂静的环境。
- 木兰舟:指代小船,象征着游玩的生活。
- 梦断楼头,肠断江头:梦境的破裂和情感的断裂,表达了对过往的无奈和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允持,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笔触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与人事,常常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一剪梅》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纠葛之际,诗人通过对杭州与扬州的回忆,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孤独的感叹。
诗歌鉴赏
《一剪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优美的意象中交织了对过去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感慨。开篇以“酒月琴风忆旧游”引入,展现了美好的回忆,酒与月,琴与风,构建出一种浪漫而温馨的氛围。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变得沉重,尤其是“无端春色冷于秋”,诗人用春色的冷清来映衬内心的孤寂,展现了对春天的失落感和对过往的追忆。夜深时分,诗人独自倚靠着香篝,翻阅着诗筹,这样的孤独感让人倍感心酸。最后以“相逢何处木兰舟”结束,勾起了对过去相聚时光的无尽思念,梦的破碎和心的断裂,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主题。这首词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更深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羁绊,展现了人对时间流逝与美好回忆的无尽追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酒月琴风忆旧游:描绘了一种悠闲的夜晚,酒、月、琴声共同构成了一个令人怀念的旧游场景。
- 半在杭州,半在扬州:回忆的场景分布在两个著名的城市,表达了对这两个地方的深情怀念。
- 无端春色冷于秋:春天的气息却比秋天更加冷清,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 也为莺愁,也为花愁:春天的春色冷清是因为鸟儿和花朵都感到愁苦,暗喻人间的情感。
- 夜阑独自倚香篝:夜深人静,诗人独自倚靠着香篝,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拈尽诗筹,数尽更筹:不断翻阅诗句,数着夜的更替,表现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思念。
- 相逢何处木兰舟:询问相逢的地点,表达对旧友的思念。
- 梦断楼头,肠断江头:梦境的破裂和情感的断裂,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与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次使用比喻手法,如“春色冷于秋”,通过季节的对比来表达情感的深邃。
- 拟人:如“莺愁”、“花愁”,赋予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酒月琴风”和“夜阑独自”,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怀旧、孤独与思念。诗人在优美的春色中感受到的却是深深的愁苦,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无奈与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欢愉与回忆的载体。
- 月:象征纯洁、思念与孤独。
- 琴:代表艺术与文化的传承。
- 春色:象征生机与希望,但在此却显得冷清。
- 木兰舟:代表游玩与相聚的时光,承载了友谊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酒月琴风”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 A. 忧伤
- B. 欢乐
- C. 宁静
- D. 激烈
-
诗人对哪个城市的记忆最深?
- A. 北京
- B. 杭州
- C. 上海
- D. 南京
-
“梦断楼头”的意象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愉悦
- B. 失落
- C. 希望
- D. 冷漠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雨霖铃·寒蝉凄切》by 柳永
- 《天净沙·秋思》by 马致远
诗词对比
- 王允持《一剪梅》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柳永的词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离别的感伤。
- 王允持《一剪梅》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都有孤独的情感,但马致远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感悟,而王允持则强调人际关系的疏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