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令 其一 贞娘墓》
时间: 2025-01-11 09:01: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悄悄,灯荧荧。雨泠泠。凭吊处,惜娉婷。烟为鬟,雾为鬓,归无形。幽篁碧,晚枫青。恨千龄。玉箫歇,寒蛩鸣。辛夷襦,芙蓉席,飞残萤。
白话文翻译
云层轻柔,灯光微弱。细雨轻洒。在这凭吊的地方,令人怜惜那娇美的身影。烟雾成了她的发髻,雾气成了她的鬓发,已无形可寻。幽静的竹林碧绿,晚秋的枫树依然青翠。对她的恨意绵延千年。玉箫声停,寒蝉在鸣叫。辛夷花的衣裙,芙蓉花的席子,飞舞的萤火虫逐渐消逝。
注释
字词注释:
- 悄悄:形容云层轻柔、安静的状态。
- 荧荧:形容灯光微弱而闪烁。
- 泠泠:形容细雨轻声落下。
- 凭吊:指凭吊、缅怀已故之人。
-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未引用特定典故,但通过“辛夷襦、芙蓉席”可以联想到古代女子的服饰和生活场景,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的欣赏与哀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细腻。
创作背景: 《三字令 其一 贞娘墓》创作于清代,可能是为悼念一位名叫“贞娘”的女性而作,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悲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云悄悄”、“灯荧荧”、“雨泠泠”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凄美的氛围。尤其是在“烟为鬟,雾为鬓,归无形”中,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仿佛她的灵魂化作了烟雾,难以捉摸。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通过“玉箫歇,寒蛩鸣”及“飞残萤”展现出一种寂寥与孤独的情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最终以“飞残萤”作结,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与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悄悄,灯荧荧:云层轻柔,灯光微弱,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雨泠泠:细雨轻声落下,增添了环境的哀伤感。
- 凭吊处,惜娉婷:在凭吊的地方,感慨那美丽的身影。
- 烟为鬟,雾为鬓,归无形:自然景物化作逝者的形象,表现其无形的灵魂。
- 幽篁碧,晚枫青:描绘环境的静谧与秋的色彩。
- 恨千龄:表达对逝者长久的思念与怨恨。
- 玉箫歇,寒蛩鸣:音乐停止,只有寒蝉在鸣叫,显得尤为凄凉。
- 辛夷襦,芙蓉席,飞残萤:用细腻的描写表现逝者的生活情景,最后以飞残的萤火虫结束,寓意生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为鬟,雾为鬓”,形象生动地展现逝者的形象。
- 拟人:如“寒蛩鸣”,使得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怀念与环境的描绘,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人性中的脆弱与对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灯、雨:象征着宁静与哀伤的环境。
- 烟、雾:象征逝者的灵魂,难以捉摸。
- 幽篁、晚枫: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秋天的凄美。
- 玉箫、寒蛩: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 飞残萤: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云悄悄,灯荧荧”描绘了怎样的氛围?
- A. 热闹
- B. 宁静
- C. 喧嚣
-
“烟为鬟,雾为鬓”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怀念
- C. 生气
-
诗歌最后提到的“飞残萤”象征着什么?
- A. 永恒
- B. 短暂
- C. 丰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红楼梦·桃花扇底江南水》——曹雪芹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董元恺的诗更侧重于对个体情感的细腻刻画,而李白则在豪放中带有历史感与宽广的视野。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共同展示了古代诗歌的丰富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作者:某某
- 《古诗词鉴赏》——作者:某某
- 《中国古代诗词选》——编者:某某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董元恺的《三字令 其一 贞娘墓》,同时汲取古诗词的美感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