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令 用韵,二解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8:56:37

燕月黯,楚云长。

练秋光。

歌捉搦,舞伊凉。

縆湘弦,捐汉佩,醉千场。

星怒角,斗垂芒。

梦飞扬。

哀野哭,搅刚肠。

中贤人,辞酷吏,卧江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月黯,楚云长。练秋光。歌捉搦,舞伊凉。縆湘弦,捐汉佩,醉千场。星怒角,斗垂芒。梦飞扬。哀野哭,搅刚肠。中贤人,辞酷吏,卧江乡。

白话文翻译:

燕子飞舞,月色黯淡,楚地的云彩绵长。秋光如练,歌声轻柔,舞姿凉爽。湘水的弦乐缭绕,汉代的佩饰已然抛弃,醉意酣畅千场。星辰怒放,角斗星光垂落,梦境在空中飞扬。哀伤的哭声在荒野回荡,搅动着我的心肠。贤人中,有人辞别酷吏,归卧江乡。

注释:

  • 燕月黯:燕子飞舞时的月色显得黯淡。
  • 楚云长:指楚地的云彩悠长。
  • 练秋光:秋天的光亮如丝绸般柔和。
  • 歌捉搦:歌声轻拂,似乎在抓住什么。
  • 舞伊凉:舞姿轻盈而凉爽。
  • 縆湘弦:指湘水的弦乐,暗示音乐的柔美。
  • 捐汉佩:抛弃汉代的佩饰,象征放下世俗的荣华。
  • 醉千场:醉意浓烈,仿佛经历了千场盛会。
  • 星怒角:星星怒放,如同角斗般的斗争。
  • 梦飞扬:梦境在空中自由飞翔。
  • 哀野哭:悲伤的哭声传遍荒野。
  • 中贤人:指贤者。
  • 辞酷吏:辞去严酷的官职。
  • 卧江乡:在江边的乡村安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际,诗人通过个人感受与社会环境的对比,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三字令》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头的“燕月黯,楚云长”即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燕子与月亮的结合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离愁。接下来的“练秋光”则彰显了一种秋天的冷清与孤寂,似乎在暗示一种内心的惆怅。

而后面提到的“醉千场”,不仅是对酒宴的享受,更是对生活的逃避与放纵。星辰的怒放与角斗则暗示着外界的动荡与冲突,梦的飞扬则是一种无奈的渴望,诗人希望能逃离现实的束缚。在诗的结尾,贤人辞去酷吏之职,选择归隐江乡,体现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清代诗人的独特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月黯,楚云长”:描绘出一种阴郁的自然景象,营造出诗人的情感基调。
  2. “练秋光”:通过形容秋光,展现出一种清冷的气息。
  3. “歌捉搦,舞伊凉”:在自然的背景下,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4. “縆湘弦,捐汉佩”:暗示对过去的放下与对自由的追求。
  5. “醉千场”:醉意的浓烈,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逃避。
  6. “星怒角,斗垂芒”:象征外部世界的冲突与动荡。
  7. “梦飞扬”:梦境的自由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8. “哀野哭,搅刚肠”:对社会苦难的同情,展现出诗人的情怀。
  9. “中贤人,辞酷吏,卧江乡”:结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练秋光”比喻秋天的光辉,形象生动。
  • 拟人:如“星怒角”,赋予星辰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多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体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自由与灵动。
  • 月亮:常代表孤独与思念。
  • 秋光:象征着凋零与冷清。
  • 湘水:代表柔美与音乐。
  • 星辰:象征希望与斗争。

这些意象在诗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云长”主要指什么?

    • A. 长江
    • B. 楚地的云彩
    • C. 长时间的悲伤
  2. 哪一句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A. “哀野哭”
    • B. “辞酷吏”
    • C. “醉千场”
  3. 诗中“星怒角”所象征的是什么?

    • A. 希望
    • B. 社会动荡
    • C. 自然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周岸登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饮酒诗歌表达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两者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古典诗词解读》
  • 《周岸登及其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