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感怀》

时间: 2025-01-23 13:59:57

极目中原幕色深,蹉跎负尽百年心。

那将涕泪三千斛,换得头颅十万金。

鹃拜故林魂寂寞,鹤归华表气萧森。

恩仇稠叠盈怀抱,抚髀空为梁父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极目中原幕色深,蹉跎负尽百年心。那将涕泪三千斛,换得头颅十万金。鹃拜故林魂寂寞,鹤归华表气萧森。恩仇稠叠盈怀抱,抚髀空为梁父吟。

白话文翻译

放眼望去,中原的暮色深沉,岁月蹉跎,辜负了百年的心愿。怎能用三千斛的泪水,换取十万金的头颅。杜鹃在故林中哀鸣,灵魂感到寂寞,鹤归华表时,气氛显得萧瑟森严。恩怨情仇重重叠叠,充满心怀,抚摸着大腿,只能空自吟唱《梁父吟》。

注释

  • 极目:放眼远望。
  •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
  • 幕色深:暮色深沉,指傍晚时分。
  • 蹉跎:时间白白过去,虚度光阴。
  • 负尽:辜负完。
  • 百年心:长久的愿望或抱负。
  • 涕泪三千斛:形容极度悲伤,泪水多。
  • 头颅十万金:比喻极高的代价或牺牲。
  • 鹃拜故林:杜鹃鸟在旧林中哀鸣,象征哀思。
  • 魂寂寞:灵魂感到孤独寂寞。
  • 鹤归华表:鹤归华表,古代传说中鹤是长寿的象征,华表是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
  • 气萧森:气氛显得萧瑟森严。
  • 恩仇稠叠:恩怨情仇重重叠叠。
  • 盈怀抱:充满心怀。
  • 抚髀:抚摸大腿,表示感慨或无奈。
  • 梁父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晚号梁任公,广东新会人,清末民初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他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梁启超在东归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暮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极目中原幕色深”一句,描绘了中原地区的暮色深沉,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黑暗。“蹉跎负尽百年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遗憾。后两句“那将涕泪三千斛,换得头颅十万金”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牺牲的无奈。最后两句“恩仇稠叠盈怀抱,抚髀空为梁父吟”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个人遭遇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极目中原幕色深:放眼望去,中原的暮色深沉,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黑暗。
  2. 蹉跎负尽百年心:岁月蹉跎,辜负了长久的愿望或抱负。
  3. 那将涕泪三千斛,换得头颅十万金: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牺牲的无奈。
  4. 鹃拜故林魂寂寞:杜鹃在旧林中哀鸣,象征哀思,灵魂感到孤独寂寞。
  5. 鹤归华表气萧森:鹤归华表,气氛显得萧瑟森严,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黑暗。
  6. 恩仇稠叠盈怀抱:恩怨情仇重重叠叠,充满心怀。
  7. 抚髀空为梁父吟:抚摸着大腿,只能空自吟唱《梁父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夸张:如“涕泪三千斛”和“头颅十万金”,用夸张的手法表达情感。
  • 象征:如“中原幕色深”和“鹤归华表”,用象征手法表达国家的衰败和黑暗。
  • 对仗:如“涕泪三千斛,换得头颅十万金”,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个人的悲愤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原幕色深:象征国家的衰败和黑暗。
  • 涕泪三千斛:象征极度悲伤。
  • 头颅十万金:象征极高的代价或牺牲。
  • 鹃拜故林:象征哀思。
  • 鹤归华表:象征国家的衰败和黑暗。
  • 恩仇稠叠:象征复杂的情感。
  • 抚髀:象征感慨或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极目中原幕色深”一句,象征着什么? A. 国家的繁荣 B. 国家的衰败和黑暗 C. 个人的喜悦 D. 个人的悲伤

  2. “蹉跎负尽百年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过去的遗憾 C. 对现在的满足 D. 对国家的忧虑

  3. “那将涕泪三千斛,换得头颅十万金”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对仗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梁启超的其他诗作,如《少年中国说》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思想和风格。
  • 其他忧国忧民的诗作,如杜甫的《春望》等。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梁启超的诗更多了一份个人的悲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梁启超全集》
  • 《中国近代诗歌选》
  • 《清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