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秋夕有怀》
时间: 2025-01-11 05:08: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秋夕有怀
作者:吕采芝 〔清代〕
雁彻层霄,蛩鸣断砌,乍寒慵自开帘。
又是黄昏,窥人月影纤纤。
纱窗悄静谁为语,独徘徊底事心怜。
更何堪,蛛网飞灰,积满牙签。
天涯一路迷芳草,总深情欲寄,怎上鸾笺。
小立栏杆,销魂暗惜流年。
秋风那管人憔悴,一声声敲响重帘。
最无端,愁是偷愁,泪是偷沾。
白话文翻译:
大雁飞过高空,蟋蟀在台阶上鸣叫,初秋的寒意让我懒得拉开帘子。
又是黄昏时分,透过窗户我看见纤细的月影。
纱窗悄然无声,不知是谁在低语,我却独自徘徊,心中满是怜惜。
更何况,蛛网上的飞灰,满是积尘。
天涯海角间迷失在芳草之中,心中那份深情想要寄托,怎能写上鸾笺。
我站在栏杆旁,暗自惋惜流逝的年华。
秋风无情,根本不顾我已憔悴,轻轻地敲响了重幕。
最让人无奈的是,忧愁如同被偷走的,泪水也悄然沾湿了脸颊。
注释:
- 雁彻层霄:大雁飞越高空,意指秋天的到来。
- 蛩鸣断砌:蟋蟀在台阶上鸣叫,描绘秋季的氛围。
- 乍寒:初秋的寒意。
- 纱窗悄静:窗纱安静,暗示内心的孤独。
- 蛛网飞灰:蜘蛛网上的灰尘,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无奈。
- 鸾笺:古代用来写信的纸,代表情感的寄托。
- 销魂暗惜:形容对流年逝去的惋惜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采芝,清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以男性为主的文学环境中,作品往往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爱情和生活的思索。
诗歌鉴赏:
《高阳台 秋夕有怀》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秋天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思念。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寒意与夜色的静谧,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开头以“雁彻层霄,蛩鸣断砌”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又美丽的环境中。接下来,诗人通过“窥人月影纤纤”引入了思念的情感,月影的纤细与女子的孤独相呼应,展现了内心的柔软与脆弱。
在“天涯一路迷芳草”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深情思念,然而这种思念又显得无奈,因为“怎上鸾笺”暗示着无法寄托情感。最终,诗人将自己的愁绪与泪水融入了秋风之中,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凄美的意境。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优雅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挣扎与孤独,表现了清代女性在社会环境中的情感困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雁彻层霄:描绘秋天的到来,带来一种萧瑟的感觉。
- 蛩鸣断砌:蟋蟀的鸣叫增添了秋夜的孤寂。
- 乍寒慵自开帘:初秋的寒意让人懒得拉开窗帘,体现出一种无力感。
- 又是黄昏:时间的流逝,黄昏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生命的无常。
- 窥人月影纤纤:细腻的月影让人思绪万千,暗示内心的愁苦。
- 独徘徊底事心怜:独自徘徊,心中满是怜惜与忧伤。
- 更何堪,蛛网飞灰:蛛网灰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令人心生怅惘。
- 天涯一路迷芳草:远方的迷茫与思念,芳草象征着爱情的美好。
- 总深情欲寄,怎上鸾笺:想要寄情,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传达出无奈。
- 小立栏杆,销魂暗惜流年:站在栏杆旁,惋惜时光的流逝。
- 秋风那管人憔悴:秋风无情,带走了青春与美好。
- 一声声敲响重帘:秋风敲响重帘,象征着生活的重压。
- 最无端,愁是偷愁,泪是偷沾:忧愁无缘无故地侵袭,泪水悄然流下。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秋风,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秋风“敲响重帘”,使自然景象具有人情味。
- 对仗:如“蛩鸣断砌,乍寒慵自开帘”,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流逝时光和爱情的惋惜,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挣扎。
意象分析:
- 雁:象征秋天的到来,暗示思念与离别。
- 蟋蟀:代表孤独和秋夜的寂静。
- 月影:象征思念与柔情,映射出内心的孤寂。
- 蛛网:时间的无情,暗示生活的困顿与无奈。
- 芳草:爱情的美好与渴望,传达对远方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雁彻层霄”表现了什么季节的到来?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人通过“蛛网飞灰”想表达什么?
A. 时间的珍贵
B. 生活的无奈
C. 爱情的美好
D. 自然的变化 -
“怎上鸾笺”中的“鸾笺”象征着什么?
A. 信件
B. 美好回忆
C. 生活琐事
D. 悲伤
答案:
1.C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王国维《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思念,但其更侧重于主观情感的细腻刻画与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清代女性文学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吕采芝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