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字浣溪沙》

时间: 2025-01-26 05:10:43

绿遍荼蘼水拍天。

销魂桥畔拂轻烟。

点点杨花点点泪,思绵绵。

画舫载将离恨去,指寒呜咽弄冰弦。

待得月斜云渐冷,未成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绿遍荼蘼水拍天。销魂桥畔拂轻烟。点点杨花点点泪,思绵绵。画舫载将离恨去,指寒呜咽弄冰弦。待得月斜云渐冷,未成眠。

白话文翻译:

草木繁盛,绿意遍地,水波轻拍天边。销魂的桥边,轻烟拂动,令人心醉神迷。杨花飘落,如泪般点缀,思念绵绵无尽。画舫载着离愁别恨远去,我轻轻指着寒风,呜咽着拨动冰冷的弦。待到月斜,云渐渐变冷,我仍未能入眠。

注释:

  • 荼蘼:一种花,象征春天的美好和繁华。
  • 销魂:形容心神被迷住,极其陶醉。
  • 点点杨花:形容杨花纷飞,带来淡淡的忧伤情感。
  • 离恨:指离别时的愁苦和思念之情。
  • 呜咽:微微哭泣,形容情感的委屈和悲伤。
  • 冰弦:指寒冷的琴弦,象征孤独和凄凉。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画舫”指的是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只,多用于游览,常与诗人们的浪漫情怀相联系。“销魂”则是古诗中常见的词汇,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薛琼,清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但她的诗歌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她的创作多集中在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反映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感。

创作背景:这首《添字浣溪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思考交织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感受,体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融合。

诗歌鉴赏:

《添字浣溪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美好时光的缅怀。整首词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中的种种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开头“绿遍荼蘼水拍天”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芳华,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美好的瞬间。接下来的“销魂桥畔拂轻烟”,则将离愁与美景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尤其是“点点杨花点点泪,思绵绵”一句,情感愈加浓烈,杨花的纷飞象征着离别的悲伤,泪水则是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最后一句“待得月斜云渐冷,未成眠”,更是将这种思念情绪推向高潮,月光和云彩的变化映射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展现了诗人的细腻与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遍荼蘼水拍天:描绘春景,绿意盎然,水波轻拍,气氛生动。
  2. 销魂桥畔拂轻烟:在桥边的轻烟中,感受到心神被迷住的情感。
  3. 点点杨花点点泪,思绵绵:杨花如泪,表达对离别的深切思念。
  4. 画舫载将离恨去:画舫把离愁带走,象征着心中的痛苦与无奈。
  5. 指寒呜咽弄冰弦:轻声拨动冰冷的琴弦,表现不得已的悲伤。
  6. 待得月斜云渐冷,未成眠:夜晚逐渐变冷,思绪缠绕,难以入眠。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花”比作泪,生动表现思念感。
  • 拟人:轻烟仿佛有生命,拂动心神。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无限思念,情感细腻而深刻。诗人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荼蘼: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繁华。
  • 杨花:象征离愁与思念。
  • 月斜、云冷: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中提到了离别的情感? A. 绿遍荼蘼水拍天
    B. 点点杨花点点泪
    C. 指寒呜咽弄冰弦

  2. 诗中“画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船
    C. 一种花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忧伤,但其情感更加细腻,侧重于个人的内心体验。
  • 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更多地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更加宏观与开阔。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