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
时间: 2025-01-26 05:10: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菊对芙蓉
作者:陆求可〔清代〕
塞上风云,江间波浪,兼天接地成秋。
看皂雕振翮,白鹭横洲。
季鹰正忆莼鲈脍,冷芙蓉寂寞渔舟。
商飙起处,谁家玉笛,吹彻高楼。
遥想白帝城头。
听砧声急捣,惊散沙鸥。
叹东墙宋玉,独锁闲愁。
晚来大火流西极,敢天孙望断牵牛。
纷纷白月,絺衣萝薜,更上帘钩。
白话文翻译
北国边塞的风云,江边的波浪,连天接地,已然成秋。
看那皂雕展翅飞翔,白鹭横在洲头。
季节的鹰正怀念莼菜和鲈鱼的美味,冷清的芙蓉在寂寞的渔舟旁。
商飙起时,听谁家玉笛,悠扬的乐声吹响高楼。
遥想白帝城头的景象。
听那急促的捣衣声,惊起了沙鸥。
叹息东墙的宋玉,独自锁住了闲愁。
晚来时分,大火流向西方,敢问天上的牛郎是否已望断牵牛星。
纷纷的白月,绣衣萝薜,更上了帘钩。
注释
- 皂雕:一种猛禽,黑色的雕。
- 莼鲈脍:莼菜和鲈鱼的美味,常用以形容美食。
- 商飙:指秋风。
- 白帝城:古代名城,位于今重庆,历史上与白帝有关的故事很多。
- 宋玉:东墙指的是宋玉,他是一位著名的辞人,常用以表达文学的孤独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清代诗人,生于松江,擅长诗词,风格多变。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为主题,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金菊对芙蓉》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时,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金菊对芙蓉》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丰富的人生哲思。开头几句描绘了北国的秋景,以“塞上风云,江间波浪”引出苍茫的自然图景,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气息。接着,诗人借助自然中的动物,如皂雕和白鹭,表现了秋天的生机与静谧。
诗中“季鹰正忆莼鲈脍”一句,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莼鲈脍作为美食的象征,体现了生活的悠闲与惬意。而“冷芙蓉寂寞渔舟”则通过对比,突显出孤独的情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在描写音乐时,“谁家玉笛,吹彻高楼”营造了一种高雅的氛围,音乐与景色的结合,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最后,诗人以“晚来大火流西极”结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未来的迷茫,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情怀,层层递进,情感真挚而深沉,是清代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塞上风云,江间波浪,兼天接地成秋:描绘北国的秋天,气候变化,秋意渐浓。
- 看皂雕振翮,白鹭横洲:展现鸟类的生动景象,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 季鹰正忆莼鲈脍,冷芙蓉寂寞渔舟:通过对往事的追忆,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怀念。
- 商飙起处,谁家玉笛,吹彻高楼:音乐的描写,营造出高雅的氛围。
- 遥想白帝城头:引出历史典故,表达对历史的沉思。
- 听砧声急捣,惊散沙鸥:生活的场景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 叹东墙宋玉,独锁闲愁:借用宋玉的形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 晚来大火流西极,敢天孙望断牵牛:用神话典故表达时间的流逝与对未来的迷茫。
- 纷纷白月,絺衣萝薜,更上帘钩:描绘夜景,增添了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月”比喻清幽的夜晚。
- 对仗:如“皂雕振翮,白鹭横洲”,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如“冷芙蓉寂寞渔舟”,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出静谧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美好过往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渗透出深沉的孤独感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菊:象征秋天的成熟与丰收。
- 芙蓉:象征美丽与纯洁,但在这里却显得冷清。
- 白鹭:代表自由与优雅。
- 白月:象征宁静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皂雕”是什么动物?
- A. 鹰
- B. 雕
- C. 鱼
- D. 鹭
- 答案:B
-
“季鹰正忆莼鲈脍”中“莼鲈脍”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美食
- C. 一种花
- D. 一种乐器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白帝城”位于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重庆
- C. 南京
- D. 西安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陆求可的《金菊对芙蓉》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念。然而,陆求可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复杂,而李白则直白而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陆求可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