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集陈大夫署中
屈大均
落叶将蝉去,浮云逐雁来。
可怜出塞客,不上望乡台。
贾屋悬歌席,滹沱泻酒杯。
佳晨同戏马,聊倚宋公才。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落叶已经将知了的鸣叫送走,浮云在空中追逐着大雁飞来。可怜那些出塞的旅人,无法登上望乡的高台。贾家的房屋挂起歌席,滹沱河旁倾泻着酒杯。美好的早晨一起玩马,暂且依靠着宋公的才华。
注释
- 落叶:秋天的象征,暗示时光流逝。
- 蝉:通常与夏天相联系,象征着夏去秋来的转变。
- 浮云逐雁:浮云与大雁形成对比,表达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交替。
- 出塞客:指离开故乡的客人,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
- 望乡台:古代望乡的高台,象征对故乡的渴望。
- 贾屋:指贾府,可能是指当时社会中的富裕阶层。
- 滹沱:滹沱河,河流的流动象征着酒的倾泻,表现欢快气氛。
- 佳晨:美好的早晨,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宋公:可能指宋代的某位文人,代表着才华与文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1638),明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等。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反映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可能在陈大夫的署中与友人聚会,借此时机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九日集陈大夫署中》是一首富有秋意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自然的变迁,落叶、浮云、大雁等意象交织出浓厚的季节感。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流露出对离乡客人的同情与对故乡的思念。尤其是“可怜出塞客,不上望乡台”一句,将思乡之情与离别之苦结合在一起,深刻而动人。
此外,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欢聚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虽然有对离乡的惋惜,但同时也珍惜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佳晨同戏马,聊倚宋公才”一句,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与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在对比中传达出一种人生哲学:在无常的时光中,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欢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叶将蝉去,浮云逐雁来:通过落叶与蝉的结合,反映出夏去秋来的自然转变;浮云与大雁的描写,增添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悟。
- 可怜出塞客,不上望乡台:表达了对离乡游子的同情,体现了对故乡的渴望,情感真挚。
- 贾屋悬歌席,滹沱泻酒杯:描绘了聚会的欢乐场景,贾家如同一个富裕的象征,酒杯流淌象征了畅快的情绪。
- 佳晨同戏马,聊倚宋公才:展示了友人之间的温馨与欢快,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叶将蝉去”,暗示时光的流逝。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表现出诗人的修辞能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秋天的感悟、对离乡者的同情以及对朋友间欢聚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叶:象征着秋天与时间的流逝。
- 蝉:代表夏季的结束。
- 浮云与大雁:象征着自然的流动与离别。
- 贾屋:象征着富贵与欢乐的聚会。
- 酒杯:代表着欢庆与友情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可怜出塞客”的意思是: A. 对离乡游子的同情
B. 对家乡的怀念
C. 对友人的祝福
答案:A -
“浮云逐雁来”中“逐雁”表达了什么? A. 云在追逐大雁
B. 大雁在追逐云
C. 大雁飞走了
答案:A -
诗中描绘的聚会场景主要是在哪个地方? A. 望乡台
B. 滹沱河
C. 贾屋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屈大均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屈大均生平与作品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