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和柳永《乐章集》》
时间: 2025-01-26 23:34: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霖铃
情深语切。奈关河远,去去难歇。
离愁正苦未尽,东方欲曙,雄鸡催发。
相送小桥流水,更霜气寒噎。
渐天外西北峰头,晓日明明照空阔。
登高望远空伤别。又匆匆过了黄花节。
思量著愁何处,难拘管断肠风月。
满目秋光,只恨重山叠巘谁设。
便织尽锦字回文,空向盘中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离别的苦楚。面对遥远的关山河流,离愁难以平息。离别的痛苦尚未消散,东方的曙光初现,雄鸡也在催促着天亮。相送时走过的小桥流水,愈加显得寒冷刺骨。远处的西北峰头,晨曦明亮地照耀着辽阔的天空。登高远望,心中愁苦不已,时光匆匆,又已过了黄花节。思索着愁苦的去处,却难以抑制那断肠的风月情怀。眼前的秋色满目,唯恨层层重山是何人安排。便用尽锦字编织回文,徒然在盘中诉说。
注释:
- 情深语切:形容情感深厚,言语激切。
- 奈:如何,怎样。
- 去去难歇:离别的旅程难以停息。
- 离愁:离别时的愁苦。
- 东方欲曙:东方即将破晓。
- 雄鸡催发:清晨的雄鸡鸣叫,催促天亮。
- 小桥流水:指送别时经过的小桥和流淌的水。
- 霜气寒噎:形容秋天的寒气刺骨,令人窒息。
- 重山叠巘:重重叠叠的山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太清,清代词人,擅长填词,其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离别的情感也反映了社会的多舛与无奈。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对离别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雨霖铃》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瞬间与心灵的愁苦。词的开头就以“情深语切”引入,直接表达了对离别的强烈情感。随后,通过“奈关河远,去去难歇”展现了离别的漫长与无奈,显示出诗人对距离的感慨。
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用“相送小桥流水”描绘送别的场景,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涌动。而“更霜气寒噎”则通过自然的冷清反衬人心的孤寂与寒冷,情感愈发深沉。接着,通过“渐天外西北峰头,晓日明明照空阔”描绘出清晨的美景,然而这种美景在离别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凄凉。
整首词充满了秋天的意象,通过“满目秋光”以及“重山叠巘”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最后两句“便织尽锦字回文,空向盘中说”更是引人深思,既有对过往情感的总结,也显示出一种无奈的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情深语切:感情深厚,言语激动。
- 奈关河远:面对遥远的关山河流,感到无奈。
- 去去难歇:离别的旅程久久不能停息,表达离愁的深重。
- 离愁正苦未尽:离别的愁苦依然持续。
- 东方欲曙:黎明即将来临,象征希望。
- 雄鸡催发:晨鸡鸣叫,象征清晨的到来。
- 相送小桥流水:送别的场景,象征时间的流逝。
- 更霜气寒噎:秋天的寒气刺骨,象征内心的凄凉。
- 渐天外西北峰头,晓日明明照空阔:形象描绘远方的山峰与清晨的光明。
- 登高望远空伤别:登高望远,感慨离别的伤感。
- 又匆匆过了黄花节:时光匆匆,离别的季节又过了一年。
- 思量著愁何处:思索愁苦的去处。
- 难拘管断肠风月:难以抑制那伤感的情怀。
- 满目秋光,只恨重山叠巘谁设:秋天的景色满目,却恨重山阻隔情感。
- 便织尽锦字回文,空向盘中说:用尽所有的词句,徒然诉说心中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离愁正苦未尽”中的“离愁”,将情感具象化。
- 拟人:如“雄鸡催发”,赋予动物以人类的行为。
- 对仗:如“登高望远空伤别”对“思量著愁何处”。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写离别的情景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离愁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桥流水:象征离别的场景,流动的水表示时间的流逝。
- 霜气:象征寒冷与孤寂,反映内心的伤感。
- 西北峰头:远方的山峰,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理想与希望。
- 黄花节: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暗示离别的常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情深语切”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离愁的痛苦
- B. 深厚的情感
- C. 旅途的艰辛
-
“相送小桥流水”中小桥流水象征了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美好的回忆
- C. 自然的宁静
-
“便织尽锦字回文”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离别的愤怒
- B. 对过往的怀念与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离愁,但更偏重于内心细腻的情感。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通过自然景色表达离别的感伤,风格细腻而哀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分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