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泊龙津驿,西风落雁愁。
半衾浑似水,圆月渐如钩。
雨雪三驰阪,关河七易舟。
晚来问行客,前路尚悠悠。
白话文翻译:
我在龙津驿停泊,感到西风中落雁的忧愁。
半床被子像水一样湿,圆月逐渐像钩子一样弯曲。
雨雪在山坡上飞驰,关山河流让我换了七次船。
傍晚时分我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途依然漫长无尽。
注释:
- 龙津驿:古代驿站名,位于水边,表示作者的停泊之处。
- 西风:指的是秋天的风,象征着凄凉和忧愁。
- 落雁:指秋天飞回南方的雁,代表孤寂和思乡之情。
- 半衾:半床被子,形容寒冷和孤独。
- 圆月渐如钩:月亮从圆满逐渐变得弯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雨雪三驰阪:形容天气恶劣,旅途艰辛。
- 关河七易舟:指在旅途中多次更换船只,暗示旅途的艰难。
- 行客:过路人,象征着孤独的旅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济元,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流畅、情感真挚著称,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或作于作者旅途之中,表达了他在外漂泊时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诗歌鉴赏:
《龙津驿问程》是王济元在夜晚停泊于龙津驿时的感慨之作。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风与落雁交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半衾浑似水”与“圆月渐如钩”展现了内心的孤寂与时间的流逝,床被的潮湿与月亮的弯曲都隐喻着旅途中不可避免的孤独和对时间的无奈。
“雨雪三驰阪,关河七易舟”则进一步加深了艰难的旅程感,显示出诗人对旅途的无尽感慨,似乎在诉说着他经历的种种磨难。在最后一联中,通过询问行客,传达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前路的迷茫,令人感到一种无奈和渺小。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思与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一种既悲凉又坚韧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泊龙津驿:夜晚停泊在龙津驿,设置了一个安静而孤独的场景。
- 西风落雁愁:西风中,飞来的雁群让人感到忧愁,暗指秋天的萧瑟。
- 半衾浑似水:床被的潮湿让人感觉如同水一样,象征着寒冷与孤独。
- 圆月渐如钩:月亮逐渐变得弯曲,代表着时间的推移和情感的变化。
- 雨雪三驰阪:旅途中遇到的恶劣天气,困难重重。
- 关河七易舟:多次换船,暗示旅途的艰辛与变化。
- 晚来问行客:傍晚时分向路人询问,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 前路尚悠悠:前方的路途依然漫长,象征着人生旅程的无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床被比作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孤独感。
- 对仗:如“雨雪三驰阪,关河七易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问行客”来体现诗人的情感与对话,增强了情感的交流。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 龙津驿:象征着旅途与停留,代表着人生的某个阶段。
- 西风:象征着凋零与思乡,带来一丝凉意。
- 落雁:代表孤独与离别,暗示远方的故乡。
- 圆月:象征团圆与变化,寓意着时间的流逝。
- 雨雪:象征着艰难与困苦,反映旅途的不易。
- 行客: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同行者,带有生命的无常与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风落雁愁”中的“落雁”指的是什么? a) 飞来的雁
b) 落下的树叶
c) 远方的故乡 -
“半衾浑似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寒冷
c) 兴奋 -
诗的最后一句“前路尚悠悠”意味着什么? a) 旅途的终点
b) 未来的希望
c) 漫长的旅程
答案:
- a) 飞来的雁
- b) 孤独与寒冷
- c) 漫长的旅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王济元与李白的作品,虽同样表现思乡情,但王济元更注重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而李白则强调对故乡的直接思念和情感的浓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济元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