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塘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23 20:29:56

吴公台下雷塘路,锦缆牙樯行乐处。

当年玉树后庭花,梦里相逢惜春暮。

君不见东家北舍人未归,落花满地蝴蝶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公台下雷塘路,
锦缆牙樯行乐处。
当年玉树后庭花,
梦里相逢惜春暮。
君不见东家北舍人未归,
落花满地蝴蝶飞。

白话文翻译:

在吴公台下的雷塘路边,
华丽的帆船在这里欢快地行驶。
曾经在那玉树旁的后庭花里,
我们在梦中相遇,惜别春天的黄昏。
你可曾见过东家和北舍的人还没归来,
落花满地,蝴蝶翩翩飞舞。

注释:

  • 吴公台:指吴公的台阶,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人物的纪念地或地名。
  • 雷塘路:雷塘的道路,可能是指一条风景优美的道路。
  • 锦缆:华丽的缆绳,形容船只的装饰。
  • 牙樯:船桅,形容船只的构造。
  • 玉树:比喻美丽的事物,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丽。
  • 后庭花:后院的花,暗指美好的回忆。
  • 惜春暮: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
  • 东家北舍:形容邻居,表达人们的相互关系。
  • 蝴蝶飞: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大年,明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人们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失去美好时光的惋惜。

诗歌鉴赏:

《雷塘二首 其一》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雷塘路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于游乐生活的向往与享受。随后提到的“玉树后庭花”,则引入了往日的回忆,暗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

而后两句则通过对邻居未归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等待与惆怅的氛围,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厚。落花与蝴蝶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美好,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哲理。这一切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公台下雷塘路”: 描述了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营造出一种清幽的自然环境。

  2. “锦缆牙樯行乐处”: 船只的华丽与行乐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乐趣的向往。

  3. “当年玉树后庭花”: 引入回忆,象征着往日的美好时光。

  4. “梦里相逢惜春暮”: 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渗透着淡淡的忧伤。

  5. “君不见东家北舍人未归”: 通过邻居的未归,表现了人们生活中的等待与惆怅。

  6. “落花满地蝴蝶飞”: 用落花与蝴蝶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树”比作美丽的事物,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蝴蝶飞”拟人化,增加了活泼的气息。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公台: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雷塘路:代表自然的美好与闲适。
  • 玉树:象征美丽与青春。
  • 后庭花:指代过去的美好时光。
  • 蝴蝶: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公台下的路名是什么? A. 雷塘路
    B. 玉树路
    C. 春天路

  2. 诗中提到落花满地,蝴蝶飞,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哀伤
    B. 快乐
    C. 无聊

  3. 诗中提到的“东家北舍”是指什么? A. 朋友
    B. 邻居
    C. 亲戚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理,二者在意象运用与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加强调静谧与内心的平和,而苏大年的《雷塘二首》则更富有对生活的热情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