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秋过城南蒋氏园亭追忆瞻武并悼吴傅星又邺许埙友诸子》
时间: 2025-01-26 23:47: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斜阳城阙。晚秋行散,偶尔游歇。故人曾有池馆,风帘零乱,镜湖超越。花朵柳丝如画,映秋水林樾。更三五知己流连,河没参横浩歌发。笛声隐隐霜空阔。廿年馀往事星明灭。如今园里只有,荒井畔蟪蛄悲咽。满目山阳,催得盈颠种种华发。最恼是绿水桥边,尚挂当初月。
白话文翻译:
夕阳斜照着城墙,晚秋的风景渐渐散去,我偶尔在这里游玩休息。昔日好友在这里有座池馆,风帘飘动,映照着清澈的镜湖。花朵和柳丝如同画卷,倒映在秋水和林荫之间。与三五知己相聚流连,河水淹没了参天的树木,浩瀚的歌声在发出。笛声隐约在霜空中回荡,二十多年的往事如星星般闪烁。如今园中只剩下,荒凉的井畔蟪蛄在悲鸣。满眼的山阳,催促着我满头的白发。最让人恼火的是绿水桥边,依然悬挂着当初的明月。
注释:
- 斜阳:夕阳西下,光线倾斜。
- 城阙:指城墙与城楼。
- 池馆:池塘和楼阁,指园中的建筑。
- 风帘零乱:风中的帘幕飘动,形象描绘了场景的宁静与凋零。
- 镜湖:形容湖面如镜,水清见底。
- 参横浩歌发:参天大树,河水涌动,歌声响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0-1700),清代诗人,工于词,擅长描绘山水和人生感悟。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陈维崧晚年,他对昔日友人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交织,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切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雨霖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斜阳、晚秋、池馆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恬淡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人在描绘景物时,常用如“花朵柳丝如画”的比喻,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通过“荒井畔蟪蛄悲咽”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尤其是“最恼是绿水桥边,尚挂当初月”,不仅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也蕴含了对时间飞逝的无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斜阳照耀着城墙,晚秋的景色渐渐散去,偶尔在这里游玩休息。
- 昔日好友在这里有池馆,风帘飘动,映照着湖面。
- 花朵和柳丝如同画卷,倒映在秋水与林荫之间。
- 与三五知己相聚流连,河水淹没了参天的树木,浩大的歌声发出。
- 笛声隐约在霜空中回荡,二十多年的往事如星星闪烁。
- 现在园中只剩下荒凉的井畔,蟪蛄在悲鸣。
- 满眼的山阳催促着白发,最让人恼怒的是绿水桥边,仍然挂着当初的明月。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朵柳丝如画”,将自然景色比作画作,突出其美丽。
- 拟人:如“蟪蛄悲咽”,赋予蟪蛄情感,增强情感的感染力。
- 对仗:如“风帘零乱,镜湖超越”,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怀念友人、追忆往事,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同时深刻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 斜阳:象征着夕阳西下,暗示时间的流逝。
- 池馆:代表着美好的回忆和友谊的象征。
- 花朵柳丝:象征着美好与青春的流逝。
- 蟪蛄:象征着孤独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蟪蛄”在这里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孤独
- C. 自然
- D. 美好
- 答案:B
-
“最恼是绿水桥边,尚挂当初月”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怀念
- B. 愤怒
- C. 快乐
- D. 安宁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陈维崧与李清照的作品,均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但陈维崧更多地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关系,而李清照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