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王孙》
时间: 2025-01-26 23:36: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怨王孙》
作者:刘基 〔元代〕
鳞羽路阻,佳人何处。
木落山寒,江空岁暮。
明镜飞上青天,照无眠。
海风裂地鲸鱼死,三万里,
水击蓬莱徙。不禁清泪,
暗里洒向孤灯,结成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与孤独。路途艰难,难以相见,佳人究竟在何方呢?树木凋零,山寒水冷,岁末的江面空旷而冷清。明亮的镜子在高空飞翔,映照着无眠的心情。海风如同撕裂大地,鲸鱼也因而死去,三万里之外,一波波水浪拍打着蓬莱的方向。眼泪不由自主地流出,暗自洒向孤灯,最后凝结成冰。
注释:
- 鳞羽:指鸟类,象征着飞翔与自由。
- 路阻:路途艰难,阻碍重重。
- 山寒:指山上的寒冷,表现出孤冷的环境。
- 明镜:比喻心中清晰的思念。
- 海风裂地:表示海风强劲,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的力量。
- 鲸鱼死:象征着巨大力量的消逝,暗含悲凉。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归宿。
- 孤灯:独自一人,灯光微弱,表现出孤独的心境。
典故解析:
“蓬莱”出现在许多古代诗词中,象征着理想的地方或长生不老的境界。这里暗示着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望。诗中“明镜”可能借指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提到的明镜高悬,象征着明亮的心境与无眠的思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元代诗人、政治家,以诗歌见长,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其诗风多为沉郁,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怨王孙》创作于元代动荡的时期,社会动乱,人民生活困苦,诗人借助对佳人的思念,表达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
诗歌鉴赏:
《怨王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的心情。首句“鳞羽路阻,佳人何处”开篇即引入了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对远方佳人的渴望和对重重阻隔的无奈。接下来的“木落山寒,江空岁暮”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仿佛在告诫读者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明镜飞上青天,照无眠”一句,使用了明镜的意象,象征着清晰的思绪与无眠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最终达到“暗里洒向孤灯,结成冰”的凝结,展现了情感的无奈与悲凉。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思念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共鸣。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让读者在感受诗人情感的同时,也体验到那种超越时空的思念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鳞羽路阻,佳人何处:表达了思念佳人却因路途艰难而无奈的感受。
- 木落山寒,江空岁暮: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凋零与寒冷,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 明镜飞上青天,照无眠:借用明镜意象,象征清晰的思绪与无眠的夜晚,抒发思念之苦。
- 海风裂地鲸鱼死,三万里:展现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脆弱,暗含诗人对远方的感慨。
- 水击蓬莱徙:水波拍打蓬莱,象征着对理想境地的追求与向往。
- 不禁清泪,暗里洒向孤灯,结成冰:情感的宣泄与孤独的结局,泪水化为冰,寓意心灵的冻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与自然景象结合,如“明镜”与“无眠”。
- 拟人:海风的力量仿佛具有人性,展现出自然的威力。
- 对仗:如“鳞羽路阻,佳人何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佳人的渴望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鳞羽:象征自由与飞翔。
- 孤灯:象征孤独与思念。
- 明镜:象征清晰的内心与思绪。
- 海风:象征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无常。
- 蓬莱:象征理想与向往的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怨王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基
D. 白居易 -
“鳞羽路阻,佳人何处”中的“佳人”指的是:
A. 朋友
B. 爱人
C. 亲人
D. 自然 -
“明镜飞上青天,照无眠”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愤怒
D. 安宁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表现同样的思念与孤独。
- 《静夜思》 - 李白: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怨王孙》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有孤独与思念的主题,但《怨王孙》更侧重于对佳人的追忆,而《月下独酌》则侧重于对自我的反思和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诗人作品选》
- 《刘基研究》
通过深度解析《怨王孙》,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与艺术风格,进而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