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

时间: 2025-01-21 07:21:34

弭棹东溪步,寻诗北固游。

大江空有月,多景已无楼。

秋草埋香积,黄芦覆故洲。

不堪南入望,吴晋两荒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弭棹东溪步,寻诗北固游。
大江空有月,多景已无楼。
秋草埋香积,黄芦覆故洲。
不堪南入望,吴晋两荒丘。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东溪上划船,悠然步行,寻找诗意在北固山游览。
大江上空映着明月,然而多姿的景色已不再有高楼。
秋草埋没了香积寺,黄芦草遮盖了故乡的洲岛。
不忍向南眺望,吴国和晋国的荒丘已成空。

注释:

  • 弭棹:停止划桨,放下船桨。
  • 东溪:指东边的小溪。
  • 北固:北固山,位于今江苏镇江,是古代著名的游览胜地。
  • 多景已无楼:曾经繁华的景象,如今再也没有高楼。
  • 香积:香积寺,原为佛教寺庙,此处指代寺庙。
  • 黄芦:指黄芦草,常见于水边。
  • 吴晋:古代两个国家,吴国和晋国,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月龄,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作者游览北固山时,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甘露寺》是钱月龄的一首杰出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开篇即以“弭棹东溪步”引入,描绘了诗人划船而来,步行于东溪之上的悠然自得。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对北固山的游览,感受到那里的诗意和历史的沉淀。

诗中“大江空有月,多景已无楼”一句,深刻表露了诗人对繁华已逝的感伤。曾经的美景伴随着高楼大厦而生,而今却只剩下空空的江面映着月光,突显了时间的无情与变迁的不可逆。接下来的“秋草埋香积,黄芦覆故洲”,则以自然景物的变化,隐喻了人事的沧桑与沉寂,香积寺的埋没与故洲的覆没,传达出一种无尽的历史感和人情冷暖。

最后一句“不堪南入望,吴晋两荒丘”,不仅是对吴国和晋国历史的追忆,也是对自己身世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失落与荒凉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以清新、凝练的语言,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画面,令读者在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渺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弭棹东溪步:诗人放下船桨,悠然步行于东溪,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2. 寻诗北固游:寻求诗意,游览北固山,表达对自然与文学的热爱。
  3. 大江空有月,多景已无楼:大江上明月高悬,但繁华的景象已不复存在,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4. 秋草埋香积,黄芦覆故洲:秋天的草覆盖了香积寺,黄芦草遮住故乡的洲岛,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
  5. 不堪南入望,吴晋两荒丘:不忍向南望去,怀古伤今,吴晋的荒丘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弭棹”与“寻诗”,形成对称的结构。
  • 意象:如“月”、“秋草”、“黄芦”等意象,营造出季节的氛围与历史的深度。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历史的沉淀与人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历史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江:象征着广阔与历史,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 明月:象征着孤独与清冷,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秋草:象征着死亡与消逝,隐喻着人事的变迁。
  • 黄芦:与故乡关联,表达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弭棹”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 A. 划船
    • B. 停止划船
    • C. 船行
    • D. 观景
  2. 诗中提到的“北固”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方的城市
    • B. 江苏镇江的山
    • C. 一座寺庙
    • D. 一条江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钱月龄的《甘露寺》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感怀,而王之涣则以壮阔的视野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更注重国家的沉痛,而钱月龄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钱月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