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泉翁邵尚书点易台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1 06:10:36

古今灵异此山川,远海高丘一望前。

煦煦阳和随意领,玄玄太极妙心传。

松阴三尺焚香石,花底千寻滴露泉。

何处道人来倚杖,海天亭畔和瑶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泉翁邵尚书点易台二首 其二
作者: 钱月龄

古今灵异此山川,
远海高丘一望前。
煦煦阳和随意领,
玄玄太极妙心传。
松阴三尺焚香石,
花底千寻滴露泉。
何处道人来倚杖,
海天亭畔和瑶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古今灵异的山川景象,远方的海洋和高山一览无余。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令人身心舒畅,深奥的太极哲理在此传递。松树的阴影下有三尺高的香炉,花丛下有千寻深的滴露泉。那位修道者在何处倚杖而立,正是在海天亭边吟诵着美妙的诗篇。

注释:

  • 灵异:指神秘奇妙的现象。
  • 煦煦:形容温暖的样子。
  • 玄玄:深奥、难以理解的。
  • 太极:道家哲学中的概念,指宇宙的根本原则。
  • 妙心:指高妙而美好的心境。
  • 松阴三尺:松树荫下的香炉,暗示修道者的清净生活。
  • 滴露泉:泉水清澈,象征洁净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月龄是明代著名的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哲学的思考,尤其是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为了表达对山水灵异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修道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古今灵异”开篇,既展现了山川的壮美,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心灵的连接。诗中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远海与高丘的对比,突显了自然的广阔与人类的渺小。而“煦煦阳和”,展现了温暖的阳光带来的舒适,使人心情愉悦。接下来,诗人引入了太极的概念,呈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这与道家思想紧密相连,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松阴三尺焚香石,花底千寻滴露泉”两句,生动描绘了一个修道者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清静、超脱的向往。这里的“滴露泉”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表现出修道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何处道人来倚杖,海天亭畔和瑶篇”,则引导读者思考修道者的归宿与理想,似乎在呼唤一位智者的出现。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及其哲理的深入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今灵异此山川:描绘山川的神秘与灵动,连接古今。
  2. 远海高丘一望前:展现开阔的自然景观,强调视野的广阔。
  3. 煦煦阳和随意领:温暖的阳光令人心情愉悦。
  4. 玄玄太极妙心传:引入哲学思考,暗示内心的深邃。
  5. 松阴三尺焚香石:描绘修道者静谧的生活环境。
  6. 花底千寻滴露泉: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机。
  7. 何处道人来倚杖:引出对修道者的思考与期待。
  8. 海天亭畔和瑶篇:呼唤诗意生活与灵魂的共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远海高丘”与“松阴三尺”,增强音韵美。
  • 比喻:太极的提及,象征深奥的哲理。
  • 意象:松树、泉水等自然意象,传达宁静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修道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对心灵宁静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山川:象征自然的伟大与灵动。
  • 阳光:象征温暖与生命的活力。
  • 松阴:象征清净与修行的环境。
  • 泉水:象征生命的源泉与灵魂的洗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极”是指什么?

    • A. 一种武术
    • B. 道家哲学的概念
    • C. 一种乐器
  2. “煦煦阳和”中的“煦煦”形容什么?

    • A. 寒冷
    • B. 温暖
    • C. 风大
  3. 诗中提到的“滴露泉”象征什么?

    • A. 干旱
    • B. 清新与生机
    • C. 暴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在意境上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思考,但前者更为个人化,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本诗则更侧重于哲理与超脱的追求。
  • 《登高》则表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生的感慨,二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大全》
  • 《道家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