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曹娥十四死长江,江水连潮万里长。
精卫定应仇渤澥,子胥岂只怒钱塘。
一江鱼鳖浮尸出,八尺龟螭卧绢黄。
总为金钗收正气,可怜枭獍绕爷娘。
白话文翻译
曹娥在长江边上十四岁便去世,江水连绵不绝,流淌万里。
精卫鸟定会向渤海报仇,子胥又岂止是因为钱塘而愤怒。
一江的鱼和鳖浮现尸体,八尺长的龟和螭鱼卧在黄色的绢布上。
这都是因为金钗的缘故,从而收回了正气,令人怜惜的是那些枭獍在父母身边徘徊。
注释
- 曹娥:传说中的女子,为了父亲的冤屈跳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她修建了曹娥祠。
- 精卫:传说中的小鸟,因因其父遇难,奋不顾身填海,象征复仇和坚持。
- 子胥:伍子胥,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为父复仇,体现忠义。
- 金钗:指曹娥的身世和她的正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年-1593年),字子晦,号青藤,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作品常以豪放、奔放著称,具有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苦闷之时。诗人通过曹娥的故事,表现对正义的渴望和对悲剧的感慨。
诗歌鉴赏
《曹娥祠》是徐渭对传说故事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正义与忠诚的尊崇。首句通过曹娥的悲惨命运引入,既表现她的英勇,也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其次,诗中提到的精卫和子胥,分别象征着对冤屈的执着与对父母的无私之爱,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悲壮。
在意象的运用上,徐渭通过“江水”、“鱼鳖”、“龟螭”描绘了死亡与自然的交融,隐喻着生命的无常与人间的凄凉。最后一句提及“金钗”,既是对曹娥身世的追忆,也是对正义的呼唤,表现了对美德的珍惜。
整首诗情感深沉,结构严谨,展现了徐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同时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性光辉的推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曹娥十四死长江:点出曹娥的悲剧命运,年纪轻轻便夭折。
- 江水连潮万里长:描绘长江的浩瀚,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精卫定应仇渤澥:引入精卫鸟的典故,表示对父亲冤屈的报复。
- 子胥岂只怒钱塘:子胥的愤怒不仅仅是对钱塘的仇恨,暗示深层的忠诚和正义。
- 一江鱼鳖浮尸出:展现死亡与悲痛,隐喻人间的苦难。
- 八尺龟螭卧绢黄:象征着生命的沉重与历史的积淀。
- 总为金钗收正气:金钗象征着正义与品德,强调人性之美。
- 可怜枭獍绕爷娘:表现对亲情的珍视和怜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水连潮”比喻生命的无尽流逝。
- 拟人:精卫与子胥的情感展现了人性的深刻。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正义的渴望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传递出对人性的思考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江:象征生命的奔流与无尽。
- 金钗:代表着正义与纯洁的品德。
- 精卫:象征执着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曹娥的故事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 A. 爱情
- B. 复仇
- C. 亲情
- D. 忠义
-
诗中提到的“精卫”象征着什么?
- A. 亲情
- B. 忍耐
- C. 复仇与坚持
- D. 自由
-
“金钗”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正义与品德
- C. 亲情
- D. 忍耐
答案
- D. 忠义
- C. 复仇与坚持
- B. 正义与品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徐渭的《曹娥祠》更注重对人性的悲悯与社会的批判,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释放。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典》
- 《徐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