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培》

时间: 2025-01-11 04:58:42

蟆背似覆盂,蟆颐如偃月。

谓是月中蟆,开口吐月液。

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

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

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

禀受苦洁清,独与凡水隔。

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蟆背似覆盂,蟆颐如偃月。
谓是月中蟆,开口吐月液。
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
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
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
禀受苦洁清,独与凡水隔。
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名为“虾蟆培”的水,诗人用“蟆背似覆盂”来形容它的外观,像一个倒置的碗,蟆的下颌形状如新月。人们说这水是来自月亮,开口时就像在吐出月亮的液体。它的源头十分遥远,来自百尺高的苍崖。曾经有龙破山而出,这水也随之流出。进入江中时,江水虽然浑浊,但仍然保持着深碧的颜色。它承载着苦涩的洁净,与普通的水隔绝。可见,这水不仅适合煮茶,更是酿酒的无敌之品。

注释

  • :指蛙类或青蛙,此处指“虾蟆”。
  • 覆盂:像一个倒置的碗。
  • 偃月:形状像弯曲的新月。
  • 月液:月亮的精华,此处形容水的清澈。
  • 苍崖:高耸的山崖,与“百尺”形成对比。
  • 龙破山:传说中龙能撕裂山体,象征神秘力量。
  • 江水浊:表面看似混浊,实际上仍保留着独特的颜色。
  • 苦洁清:指水的苦涩中蕴含着洁净的特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兼任政治家。苏轼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宋代文人的代表,作品涵盖诗词、散文、书信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虾蟆培》创作于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因与当地水源的清澈与美味而生发灵感。苏轼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水的形象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推崇。

诗歌鉴赏

《虾蟆培》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虾蟆培水的独特魅力,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力。开篇以“蟆背似覆盂,蟆颐如偃月”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给人以鲜活的视觉感受。接着,诗人将水的来源与龙的传说结合,赋予了这水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气息,暗示着自然界的奇妙与力量。

诗中“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一句,表现出虾蟆培水的独特之处,虽然与普通江水相邻,但其清澈的色泽依旧显得鲜明。最后,诗人通过“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的总结,强调了这种水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展现了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充分表现了苏轼的高超艺术造诣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蟆背似覆盂:形容蟆的背部像倒扣的碗,形象生动。
  2. 蟆颐如偃月:蟆的下颌形似弯月,增添了美感。
  3. 谓是月中蟆:传说中的水来自月亮,神秘而美好。
  4. 开口吐月液:形象地描绘了水的清澈,如同月亮的精华。
  5. 根源来甚远:水源非常遥远,暗示其珍贵。
  6. 百尺苍崖裂:高耸的山崖象征着水的源头。
  7. 当时龙破山:龙的传说为水增添神秘色彩。
  8. 此水随龙出:水的流出与龙的出现相连。
  9. 入江江水浊:与普通江水的对比,凸显其独特。
  10. 犹作深碧色:尽管浑浊,但仍保持美丽的颜色。
  11. 禀受苦洁清:强调水的独特性质,苦涩而洁净。
  12. 独与凡水隔:与普通水隔绝,显得独特。
  13. 岂惟煮茶好:不仅适合煮茶。
  14. 酿酒应无敌:在酿酒方面也表现出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蟆背似覆盂”,通过比喻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将水赋予情感,表现出其独特品质。
  • 对仗:如“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虾蟆培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饮食文化的热爱,揭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深厚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自然的生灵,富有生命力。
  2. :象征神秘和力量,代表自然的伟大。
  3. :象征生命的源泉,代表洁净与滋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蟆背似覆盂”中的“蟆”指的是? A. 蛇
    B. 青蛙
    C. 鳄鱼
    D. 鲤鱼

  2. 诗中提到的水是来自哪里? A. 湖泊
    B. 月亮
    C. 海洋
    D. 河流

  3. “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表达了什么? A. 水质非常差
    B. 水的颜色依然美丽
    C. 水很干净
    D. 水很咸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现了对自然饮水的赞美,但更加注重自我隐逸的心境。
  • 李白的《月下独酌》:强调与自然的灵魂对话,虽主题不同,但同样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1. 《苏轼全集》
  2. 《宋代文学研究》
  3.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