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时间: 2025-01-26 01:17: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白话文翻译:
细雨和霰雪稀稀落落地洒在火上。街巷间的秋千,仍未迎来清明节的到来。杏树枝头的花蕾悄然绽放,淡红的颜色褪去,像是被胭脂染过。多情的事物让我苦恼不已,心绪沉闷,仿佛是年头的样子。徘徊在回廊中,我依旧独自坐着。月光笼罩,云影暗淡,重重的门锁将我隔绝在外。
注释:
- 霰:小冰粒,通常在雨中夹杂的冰雹。
- 泼火:指雨水洒落在火上,常用来形容雨水的急促。
- 清明:指清明节,春天的节气,寓意春暖花开。
- 杏子:杏树,春季开花,象征生机。
- 胭脂:一种红色的化妆品,象征美丽和妩媚。
- 病绪:抑郁的心情,形容情感上的困扰。
- 回廊:指回转的走廊,象征静谧的思考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内容涉及政治、生活、自然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春天,诗人心中感慨万千,交织着对自然美的欣赏与个人境遇的无奈。
诗歌鉴赏: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词作,透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开头的“雨霰疏疏经泼火”以生动的意象引入,描绘了春雨的细腻和温柔,进而引出“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表现出春季的逐渐到来,但清明节尚未到来,暗示着一种期待与失落。
接下来,诗人通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描绘了杏花初绽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然而“淡红褪白胭脂涴”则隐含着一种美丽的消逝,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忧伤。多情而又多苦的情感在“苦被多情相折挫”中得到了升华,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困境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共鸣。
“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则揭示了诗人情绪的低落与抑郁,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抑或是倒流,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最后的“月笼云暗重门锁”以暗淡的月光和紧锁的门形成了一个闭塞的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词在写景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的复杂感受,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雨霰疏疏经泼火”:描写春雨和霰雪的交织,营造出一种细腻而又温暖的气氛。
- “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表现对春天的期待,但又增添了一丝无奈之感。
- “杏子梢头香蕾破”:描绘杏花初开的美丽,象征春天的生机。
- “淡红褪白胭脂涴”:暗示美丽的消逝,感叹时间的流逝。
- “苦被多情相折挫”: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 “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抒发情绪低落的感受。
- “绕遍回廊还独坐”:表现孤独和沉思的状态。
- “月笼云暗重门锁”:以月光和重门象征内心的隔绝与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淡红褪白胭脂涴”,将花色与胭脂相联系,生动形象。
- 拟人:如“苦被多情相折挫”,赋予情感以人的特征,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力度。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对仗美,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美好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内心孤独和无奈的深刻感受,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意象分析:
- 春雨与霰雪:象征着变化与生机,代表着春天的来临。
- 杏花:象征着美丽与希望,表现出生命的蓬勃。
- 月光:象征着孤独与思索,暗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雨霰疏疏经泼火”中“泼火”指的是什么?
- A. 灭火
- B. 烧火
- C. 洒水在火上
- D. 加火
-
苏轼的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无奈
- C. 愤怒
- D. 兴奋
-
“杏子梢头香蕾破”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 A. 秋天的枯萎
- B. 春天的花开
- C. 冬天的雪景
-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与李清照《如梦令》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苏轼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感,而李清照则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宋代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