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萍》

时间: 2025-01-26 04:32:29

碧合小桥东。

渔棹仍通。

前身柳絮太无踪。

自是今生稍可可,不逐飞蓬。

天上美人虹。

生日偏同。

莫将漂泊怨天公。

菱蔓一绳牢绾定,枯死西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萍
作者:俞樾 〔清代〕
碧合小桥东。渔棹仍通。前身柳絮太无踪。自是今生稍可可,不逐飞蓬。
天上美人虹。生日偏同。莫将漂泊怨天公。菱蔓一绳牢绾定,枯死西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小桥东边的碧水,渔船依然在水面上行驶。过去的柳絮已经无影无踪。如今的我稍微能够安定,不再追逐那随风飘荡的蓬草。
天上的美人如同彩虹,生日恰好相同。不要把漂泊的生活怨恨于天公。菱蔓用一根绳子牢牢绑住,随风枯死。

注释:

  • 碧合:水波清澈,碧绿的样子。
  • 渔棹:指渔船的桨。
  • 柳絮:柳树的絮状花朵,象征飘浮不定的生活。
  • 飞蓬:指随风飘荡的蓬草,喻意漂泊无依。
  • 美人虹:比喻美丽的女性或事物,如虹般绚丽。
  • 漂泊:四处流浪,生活不安定。
  • 菱蔓:一种水生植物,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樾(1821-1898),字子夭,号饮冰,清代诗人、学者,擅长诗词及文论。其诗风清新,注重情感表达,常用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俞樾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漂泊的感慨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诗中渔舟、桥水的意象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哲思。诗的开头描绘了碧水与小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与后文所表达的漂泊感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用“前身柳絮太无踪”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淡淡的失落。柳絮象征着无根的漂泊,而“今生稍可可”则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珍惜,暗示着一种自我救赎和心灵的归属。

诗人接着以“天上美人虹”形象化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生动地描绘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几句则是对漂泊生活的反思与自我调适,表示不应怨天尤人,而应学会接受生活的无常与变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哲理化的思维及内心的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合小桥东: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场景,水波清澈,桥边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 渔棹仍通:指渔船依然在水中划行,象征着生活的继续。
  • 前身柳絮太无踪:柳絮的消失象征着过去的无常与漂泊的失落。
  • 自是今生稍可可,不逐飞蓬: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珍视,不再追逐虚无的理想。
  • 天上美人虹: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与现实的平淡形成对比。
  • 生日偏同:指与美好事物的相似与共鸣,暗示一种命运的巧合。
  • 莫将漂泊怨天公:劝诫自己不要怨恨命运,而要以平和心态面对生活。
  • 菱蔓一绳牢绾定:象征着与自然的连接,强调扎根与安定。
  • 枯死西风: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变化,最终一切都将归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美人虹”,比喻理想与美好的事物。
  • 拟人:西风的枯死,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如“渔棹仍通”和“前身柳絮太无踪”,增强了诗的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强调珍惜当下,不被过往的漂泊困扰。通过自然景物与情感的结合,诗人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命运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连接。
  • 渔棹:代表着生活的艰辛与努力。
  • 柳絮:象征着漂泊与无根。
  • 美人虹:代表着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 菱蔓:象征生命的坚韧与扎根。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合小桥东”描述的是什么场景?

    • A. 宁静的自然环境
    • B. 热闹的市集
    • C. 纷乱的街道
  2. “前身柳絮太无踪”的意思是:

    • A. 柳絮已经随风而去
    • B. 柳树依旧常在
    • C. 柳絮飘落成雨
  3. 诗人对于漂泊的态度是:

    • A. 愤怒与怨恨
    • B. 接受与珍惜
    • C. 忽视与逃避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俞樾的《浪淘沙·萍》中描绘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哲理,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两者在风格上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情感的真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