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宣州崔群相公》

时间: 2025-01-11 12:44:41

衰散相逢洛水边,却思同在紫薇天。

尽将舟楫板桥去,早晚归来更济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别宣州崔群相公
——杜牧

衰散相逢洛水边,却思同在紫薇天。
尽将舟楫板桥去,早晚归来更济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洛水边与崔群相公分别的情感。虽然相聚的时光已经过去,心中却依然怀念当初在紫薇花下的美好时光。即便是乘舟渡河,也希望早晚能够再次相聚,继续前行于这条河流。

注释

字词注释

  • 衰散:指人们相聚的时光已结束,离别的时刻到来。
  • 洛水:指洛水,古代的著名河流,位于今河南省。
  • 紫薇天:紫薇花盛开的季节,象征着美好而浪漫的时光。
  • 舟楫:指船只,舟楫往来象征着人们的旅行和离别。
  • 板桥:指木板桥,古代常用于渡河的简易设施。
  • 济川:意为渡过河流,象征着相聚与分离的循环。

典故解析

  • 紫薇:紫薇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美好、纯洁的情感,代表着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洛水:洛水是中国古代名河,常见于诗词中,象征着思乡及离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樱桃,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律诗与古体诗。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政治、历史以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明快。杜牧的诗歌常常蕴涵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思考,尤其对离别、友情及历史人物有独特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牧与崔群相公分别之际,传达了他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写离别时的情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赠别宣州崔群相公》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人在洛水边与崔群相公分别,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心境。诗的开头“衰散相逢洛水边”,用简短的语句展示了离别的无奈和伤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接着“却思同在紫薇天”,通过回忆过去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怀念。紫薇花的盛开象征着青春的美好,是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

而后两句“尽将舟楫板桥去,早晚归来更济川”则不仅描绘了离别后的旅途,更隐含着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舟楫和板桥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流动感,象征着生活的不断前行。诗人在离别中寄托了希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在短短的四句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体现了杜牧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理解。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离别的情绪与自然的美景结合,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衰散相逢洛水边:描述了在洛水边相聚的时刻已经结束,离别的情景。
  • 却思同在紫薇天:转而追忆与友人曾经在紫薇花下的快乐时光。
  • 尽将舟楫板桥去:表明即将踏上旅途,乘舟渡河,象征着离开。
  • 早晚归来更济川: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愿意再次回到这条河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运用对仗的修辞,如“舟楫”和“板桥”,形成和谐的音韵。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如洛水、紫薇)来反映人内心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和重聚展开,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希望,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水:象征着流逝的时间和离别的悲伤。
  • 紫薇: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青春的快乐。
  • 舟楫:代表着旅途,象征人们在生活中的不断前行。
  • 板桥: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相聚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薇天”象征什么? A. 离别的悲伤
    B. 美好的回忆
    C. 自然的力量

  2. 诗中“舟楫”与“板桥”分别代表什么? A. 旅行和友谊
    B. 离别和重聚
    C. 生活的流动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希望
    C. 无奈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别董大》——高适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杜牧的《赠别宣州崔群相公》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王勃的作品更多集中于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而杜牧则更加注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重聚的期待,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