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风》
时间: 2024-09-19 21:53: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仁圣天子神且武,
内兴文教外披攘。
以德化人汉文帝,
侧身修道周宣王。
蹊巢穴尽窒塞,
礼乐刑政皆弛张。
何当提笔侍巡狩,
前驱白旆吊河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一位仁德的天子,他既有神武之才,又能兴盛文教,抵御外侮。就像汉文帝以德化人,周宣王则侧身修道。如今的巢穴已被堵塞,礼乐和刑政都显得松弛和不严。什么时候我能提笔随皇帝巡游,前面举白旆,哀悼河湟的百姓呢?
注释:
- 仁圣天子:指有仁德和圣明的皇帝。
- 神且武:既聪明机智又能征善战。
- 内兴文教:在内部兴办文化教育。
- 外披攘:在外抵御侵略。
- 德化人:以德行感化百姓。
- 侧身修道:谦逊地修身养性。
- 蹊巢穴尽窒塞:比喻隐蔽的地方已被封堵。
- 礼乐刑政皆弛张:指礼乐和刑法政令都显得松弛或有变动。
- 提笔侍巡狩:意指写作或陪伴皇帝巡游。
- 前驱白旆:指前面举白色旆旗,象征哀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政治家,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机智的政治见解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历史、风景、人情,语言简练,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期,背景是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国家面临外敌威胁。诗人以历史贤君为榜样,寄托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皇风》展现了杜牧对理想君主的追求与对现实政治的忧虑。诗中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位理想的天子,既有仁德又能以武力捍卫国家,表现出对当时皇帝的期待。而后两句则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汉文帝和周宣王,强调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蹊巢穴尽窒塞”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困境,礼乐和刑政的变化暗示着国家的混乱与失序,反映出人心的动荡和政治的无序。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的感慨,渴望能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去,前驱白旆表达出对百姓的关怀和哀悼。这种情感的转变让整首诗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与政治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仁圣天子神且武:描绘理想中的天子,既有仁德又有武力。
- 内兴文教外披攘:内政兴盛,外敌抵御,表现出理想的治国方略。
- 以德化人汉文帝:提及历史上的贤君,象征以德治国。
- 侧身修道周宣王:周宣王谦逊修身的例子,强调修道的重要性。
- 蹊巢穴尽窒塞:隐喻现状的困境与封闭。
- 礼乐刑政皆弛张:社会秩序的松弛,法律的无序。
- 何当提笔侍巡狩:诗人渴望参与国家治理。
- 前驱白旆吊河湟:对百姓的哀悼,表达对民众的关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君主比作历史上的贤君。
- 对仗:在上下句中使用相似的结构,增强诗意。
- 象征:白旆象征着哀悼,体现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向往与对现实政治的忧虑,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民生的关切。
意象分析:
- 仁圣天子:象征理想的领袖,代表着德治与强国之道。
- 文教:代表文化教育,体现国家的精神内涵。
- 白旆:象征哀悼和对民众的关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皇风》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杜牧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汉武帝
B. 汉文帝
C. 唐太宗
D. 周公 -
“蹊巢穴尽窒塞”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国家繁荣
B. 社会困境
C. 人民幸福
D. 文化兴盛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怀。
- 《秋夕》杜甫:同样体现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杜牧的《皇风》都反映了对国家的感慨和对民生的关切,但杜甫的作品更为悲情,杜牧则更强调对理想君主的期盼与现实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传》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