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
时间: 2025-01-26 01:14: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人蹈箕颍,方士访蓬瀛。
岂若逢真气,齐契体无名。
既诠众妙理,聊畅远游情。
纵心驰贝阙,怡神想玉京。
或命馀杭酒,时听洛滨笙。
风衢通阆苑,星使下层城。
蕙帐晨飙动,芝房夕露清。
方叶栖迟趣,于此听钟声。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地方,隐士踏着箕颍,方士则前来寻访蓬莱仙境。
哪里能比得上遇到真气,契合了无名的真体?
既然已阐述了众多的奥妙,聊表我那远游的情怀。
纵情驰骋于贝阙之上,心神愉悦地想象着玉京。
或是饮着余杭的美酒,时不时聆听洛滨的笙音。
通往阆苑的风道,仿佛星使下凡来临。
晨风中蕙帐轻轻飘动,夕露里芝房显得清新。
在这里,我慢慢地在方叶上栖息,静静地听钟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幽人:指隐士或追求清静生活的人。
- 蹈箕颍:形容人在静谧或自然的环境中行走。
- 方士:道教的修行者。
- 蓬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长生不老的理想。
- 真气:道教所指的宇宙的原始气息,代表道理与自然的统一。
- 贝阙:指海洋中的美丽宫殿,象征着理想的栖息地。
- 蕙帐:用香草制成的帐篷,寓意清新和自然的生活。
- 芝房:用灵芝等草药建造的房屋,象征着健康和长寿。
典故解析:
- 蓬莱仙境:源于古代中国的道教文化,常用来形容理想的隐居生活和不朽的追求。
- 阆苑:古代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常用以象征人间的极乐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敬宗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道教思想的融入而闻名,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和理想,表达了对真理和自然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开篇描述了幽人和方士的形象,借助自然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真气”象征着道教的宇宙观,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理。接着,诗人将自己置于理想的“贝阙”和“玉京”之中,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饮酒、听笙、晨飘、夕露等细节,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清新的生活场景。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感性思维,也反映了道教中对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既有宏大的理想,又有细腻的生活体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和人文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幽人蹈箕颍:描绘隐士在宁静的环境中行走,突显其与世无争的态度。
- 方士访蓬瀛:方士寻求理想境界,暗示对道教文化的追求。
- 岂若逢真气:强调真气的重要性,是真与道的体现。
- 齐契体无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既诠众妙理:表示已阐述了许多深奥的道理。
- 聊畅远游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游的向往和情感。
- 纵心驰贝阙:心灵的自由驰骋,象征理想的追求。
- 怡神想玉京:美好理想的渴望,体现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 或命馀杭酒:提到饮酒,象征对生活的享受。
- 时听洛滨笙:音乐的陪伴,增添生活的情趣。
- 风衢通阆苑:描绘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
- 星使下层城:星辰的象征,暗示神秘的力量降临。
- 蕙帐晨飙动:自然的清新,体现出一种舒适的生活状态。
- 芝房夕露清:夜晚的宁静与清新。
- 方叶栖迟趣:栖息于自然,享受生活的乐趣。
- 于此听钟声:钟声的回响,象征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境界比作“贝阙”和“玉京”,形象生动。
- 对仗:如“晨飙动”和“夕露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使得诗句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和自然生活的向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人:象征孤独与清新,代表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 方士:象征追求真理与长生的理想。
- 蓬莱:理想境界,象征人们对长生和幸福的渴望。
- 晨飙、夕露:自然的变化,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真气”象征什么?
- A. 人的情感
- B. 道教的宇宙气息
- C. 酒的滋味
-
“蕙帐晨飙动”描绘的是?
- A. 自然的清新
- B. 人与人的交流
- C. 夜晚的宁静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远游的向往?
- A. 贝阙和玉京
- B. 酒与笙
- C. 蕙帐与芝房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对比: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静夜思》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