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勤政楼》

时间: 2024-09-19 21:53:07

千秋令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得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意思解释

过勤政楼

作者: 杜牧 〔唐代〕

原文展示:

千秋令节名空在,
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得意,
年年因雨上金铺。

白话文翻译:

千秋的节令名称虽然依旧存在,
但承载着露水的丝囊在世上已经不存在。
唯有那紫色的苔藓却显得特别得意,
年年因为雨水滋润而显得金光闪闪。

注释:

  • 千秋令节: 指千秋节,古时的节令,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传统的延续。
  • 承露丝囊: 这里指的是用来承接露水的丝制袋子,象征着物质的消逝和无常。
  • 紫苔: 指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紫色苔藓,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变化。
  • 金铺: 指的是苔藓上因雨水滋润而闪耀的金色光泽,象征着美丽与生命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犀利的时政批判而闻名。其作品涵盖诗、文、赋等多个领域,尤以诗歌见长。

创作背景: 《过勤政楼》创作于杜牧晚年,时值唐朝中衰,社会动荡不安,杜牧通过诗歌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政治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勤政楼》通过对千秋节的描写,引出时间的无情与物质的消逝,展现了杜牧对世间事物深刻的观察与思考。诗中前两句以“千秋令节”为引,指出节令的存在与现实的落寞之间的矛盾,表现出一种失落感;而后两句则转向紫苔,强调其在雨水滋润下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不仅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更有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思索与哲理的探讨。

杜牧的用词简练但富有韵味,尤其是“唯有紫苔偏得意”一句,生动而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美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突显了生命的意义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传达出一种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秋令节名空在: 这句表面上是在说节令的名字依旧存在,但实际上却暗示着其内在的空虚与无奈。
  2. 承露丝囊世已无: 这里暗示世间的易逝与失落,承载着露水的丝囊已不复存在,反映了时光的流逝。
  3. 唯有紫苔偏得意: 这一句转折,紫苔的“得意”表现出生命在逆境中仍能生存的顽强,给人以希望。
  4. 年年因雨上金铺: 诗的结尾描绘了苔藓因雨水而闪耀的美丽,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与美好。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的前后两部分形成对比,体现了物质的消亡与生命的坚韧。
  • 拟人: 将紫苔描述为“得意”,赋予其人性特征,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 比喻: “金铺”比喻苔藓在雨水滋润下的光泽,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美好。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时间与生命的反思,传达出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与珍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生命顽强的信仰。

意象分析:

  • 紫苔: 代表着自然的顽强和生命的希望,象征着在困境中仍能展现出的美丽与活力。
  • 承露丝囊: 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与现实的失落,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物质的消逝。
  • 金铺: 代表着生命之光,象征着希望与美好,展示了自然的魅力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千秋令节”的意思是?

    • A. 诗歌的主题
    • B. 时间的流逝
    • C. 节令名称
  2. “唯有紫苔偏得意”中“得意”的含义是什么?

    • A. 骄傲
    • B. 生机勃勃
    • C. 失落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时间的感慨
    • B. 对政治的批判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杜牧的《过勤政楼》均反映了对时光流逝与社会动荡的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家国情怀的表达,而杜牧则强调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美丽。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杜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