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时间: 2025-01-11 14:10: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作者:杜牧
帝命诗书将,登坛礼乐卿。
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对客犹褒博,填门已旆旌。
腰间五绶贵,天下一家荣。
野水差新燕,芳郊哢夏莺。
别风嘶玉勒,残日望金茎。
榆塞孤烟媚,银川绿草明。
戈矛虓虎士,弓箭落雕兵。
魏绛言堪采,陈汤事偶成。
若须垂竹帛,静胜是功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对边疆安定的期望,以及对个人名利的淡泊。开头提到皇帝命令诗书官员,表示对文化的重视。接着,诗中提到“三边”(指边疆地区的重要性)与长城的象征,显示出国家安全的必要性。与客人交流中,提及的“褒博”表示对文人的尊重。而“腰间五绶贵”则暗示社会地位的重要性。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象,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历史人物的成就与个人追求的反思,强调“静胜是功名”的理念。
注释
- 帝命:皇帝的命令。
- 诗书将:指负责诗文与书信的官员。
- 三边:指边疆地区。
- 高枕:形容安稳的状态。
- 旆旌:旗帜,象征荣光。
- 绶:古代官员的绶带,象征地位。
- 玉勒:玉制的马勒,象征权贵。
- 榆塞:指边疆的榆树,象征孤寂。
- 银川:指河川,象征富饶的土地。
- 魏绛、陈汤:历史人物,分别与边疆治理和军事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石,晚唐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以清新、俊逸著称,常表现出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边疆动荡的时期,反映出时代对军政的重视,以及对文化与名利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杜牧的《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及个人荣誉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便引入了皇帝的命令,强调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紧接着,诗人提到三边的安宁和万里长城,显示出对边防的关注与期盼。
在描绘客人宴会及社会地位时,杜牧以“腰间五绶贵”体现出对权力的反思。他并未急于追求名利,而是选择在自然景象中找寻生活的乐趣,诗中“野水差新燕,芳郊哢夏莺”的描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诗人提到历史人物魏绛与陈汤,暗指治边与军事的重要性,反映出对历史的敬仰与借鉴。而最后一句“若须垂竹帛,静胜是功名”,更是对个人名利的超脱,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真正的成就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帝命诗书将:揭示了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三边要高枕:暗示边疆安全的重要性。
- 对客犹褒博:表达对文化人的尊重。
- 腰间五绶贵:象征社会地位的追求。
- 野水差新燕:描绘自然,表现生活的乐趣。
- 别风嘶玉勒:反映权贵的象征。
- 戈矛虓虎士:描绘边疆士兵的形象。
- 魏绛言堪采:引入历史人物,展现治国理政的智慧。
- 若须垂竹帛:强调名利与内心宁静的对比。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边疆安全的关注,反映了对个人名利的淡泊,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真正的成就感。
意象分析
- 长城:象征国家的安全与防御。
- 新燕、夏莺: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好。
- 孤烟、绿草:描绘边疆的宁静与自然的富饶。
- 戈矛、弓箭:代表战争与军事的威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边”指的是哪几个地方?
- A. 南方的边疆
- B. 北方的边疆
- C. 西方的边疆
- D. 东方的边疆
-
杜牧在诗中对功名的态度是?
- A. 非常追求
- B. 依赖于他人
- C. 超然淡泊
- D. 只在乎表面
-
“腰间五绶贵”中“绶”的意思是?
- A. 带子
- B. 书信
- C. 诗篇
- D. 旗帜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杜牧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边疆和国家的复杂思考,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关注个人的豪情与壮志,两者在主题上有着显著的差异,但都反映了诗人在历史背景下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