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牛口》
时间: 2025-01-25 18:24: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泊牛口
作者:苏辙 〔宋代〕
行过石壁尽,夜泊牛口渚。
野老三四家,寒灯照疏树。
见我各无言,倚石但箕踞。
水寒双胫长,坏裤不蔽股。
日莫江上归,潜鱼远难捕。
稻饭不满盂,饥卧冷彻曙。
安知城市欢,守此田野趣。
只应长冻饥,寒暑不能苦。
白话文翻译
我走过了石壁,停泊在牛口的水边。
这里只有三四户乡老,寒冷的灯光照着稀疏的树影。
大家见到我都不说话,只是倚着石头坐着。
水很冷,双腿长时间浸泡,破旧的裤子根本遮不住大腿。
太阳不知何时才能在江上归来,潜伏的鱼远远地难以捕捞。
碗里的稻饭不满,我饥肠辘辘,只能在寒冷中等待黎明。
怎能知道城市的欢乐,我只守着这片田野的乐趣。
只应长年忍受饥冻,寒暑的变迁也不能让我痛苦。
注释
- 牛口渚:指牛口的水边,渚为水边的小岛或沙洲。
- 野老:乡村的老人,指居住在乡间的少数几户人家。
- 箕踞:指坐着时双腿张开,像箕形,形象地表现出一种懒散的姿态。
- 双胫长:指双腿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寒冷使得腿部感到不适。
- 坏裤:破旧的裤子,表达了生活的困苦。
- 稻饭:稻米饭,表达了食物的匮乏。
- 安知:怎能知道,表示一种不知情的状态。
- 长冻饥:长年忍受寒冷和饥饿,表达了生活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容,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东坡的弟弟。他以诗词、散文、书法等多方面的才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苏辙在外游历、夜泊时的所感所思。诗中描绘了他在乡野的孤寂与饥寒交迫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他对城市繁华的思考和对乡村田野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夜泊牛口》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夜晚停泊在牛口河边的情景。诗的开头以“行过石壁尽,夜泊牛口渚”引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寂静的夜晚。这种环境的描绘不仅为后文的情感奠定了基调,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接着,诗人描绘了乡村的景象,“野老三四家,寒灯照疏树”。这几句通过对灯光和树木的描写,流露出一种冷清与孤寂。乡村的老人沉默无言,诗人则倚石而坐,表现出一种无奈的闲适,似乎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他选择了沉默与思考。
“水寒双胫长,坏裤不蔽股”则通过身体的感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困苦体验,水的寒冷与破旧裤子的无力感,象征着他身处的艰难境地。诗人对生活的苦涩体会与对自然的感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情感基调。
最后,诗的尾句“只应长冻饥,寒暑不能苦”,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苦难的接受,也透出一种超然的洒脱。城市的繁华与乡野的静谧形成鲜明对照,诗人虽然身处困境,却在内心深处保持着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理解。
整首诗以清新的笔调,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生活中找寻自我的过程,具有深远的思考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过石壁尽:描绘出诗人经过石壁后,抵达牛口渚的情景,暗示旅途的结束。
- 夜泊牛口渚:夜晚停泊在牛口水边,展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
- 野老三四家:乡村只有三四户人家,突出乡村的荒凉与冷清。
- 寒灯照疏树:冷淡的灯光照射在稀疏的树木上,渲染出孤独的氛围。
- 见我各无言:乡村人见到诗人,皆无言以对,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冷清。
- 倚石但箕踞:诗人倚靠石头,懒散地坐着,表达了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
- 水寒双胫长:水寒冷,双腿浸泡其中,表达身体的不适。
- 坏裤不蔽股:破旧的裤子无法遮挡,表现生活的窘迫。
- 日莫江上归:太阳不知道何时才能归来,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 潜鱼远难捕:鱼潜伏在水中,难以捕捉,象征生活的艰难。
- 稻饭不满盂:饭碗里的稻饭不满,表达饥饿的困扰。
- 饥卧冷彻曙:饥饿中在寒冷中等待黎明的到来。
- 安知城市欢:不知城市的欢乐,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隔绝感。
- 守此田野趣:守着这片田野的乐趣,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只应长冻饥:长年忍受寒冷与饥饿,表现生活的苦难。
- 寒暑不能苦:纵使经历寒暑变化,内心依然不感到痛苦,表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莫江上归,潜鱼远难捕”,对比了时间与生活的无奈。
- 比喻:用“坏裤不蔽股”比喻生活的窘迫。
- 排比:如“寒灯照疏树”和“水寒双胫长”,形成了一种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野生活的思考与对城市繁华的反思,展现了在困苦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哲理,渗透着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壁:象征着旅途的尽头,暗示着人生的沉重与障碍。
- 牛口渚:代表着乡间的宁静与单调,承载着诗人的孤独。
- 寒灯:象征着孤寂与寒冷,烘托出夜晚的冷清。
- 稻饭:象征着生活的基本需求,展现了饥饿的困扰。
- 双胫:表现出身体的脆弱与生活的艰辛,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何地夜泊?
- A) 城市
- B) 牛口渚
- C) 江边
- D) 山顶
-
诗中提到的“寒灯”照着什么?
- A) 田野
- B) 疏树
- C) 河流
- D) 山峰
-
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态度是?
- A) 不满
- B) 向往
- C) 冷漠
- D) 绝望
答案:
- B) 牛口渚
- B) 疏树
- B) 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辙的《夜泊牛口》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均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思考,但苏辙更关注乡村的生活苦涩,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侧重,展示了不同的生活体验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