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

时间: 2025-01-11 08:53:36

扶杖今年见国人,悬弧早岁忆兹晨。

佛身三世归依地,邻寺百僧清净因。

蘧子知非惭已晚,白公起定惜余春。

舞雩一濯平湖水,乡党惊呼白发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扶杖今年见国人,
悬弧早岁忆兹晨。
佛身三世归依地,
邻寺百僧清净因。
蘧子知非惭已晚,
白公起定惜余春。
舞雩一濯平湖水,
乡党惊呼白发新。

白话文翻译:

今年我拄着拐杖,见到了国人,
早年的记忆又回到了这个早晨。
依靠佛教的三世轮回,
邻近寺庙的百位僧人因清净而修行。
蘧子明白自己早已不再年轻,
白公却依然珍惜这段余春。
在舞雩中洗涤平湖的水,
乡亲们惊呼我头发已白却显得精神焕发。

注释:

  • 扶杖:指作者因年迈需要借助拐杖。
  • 悬弧:指年轻时的射箭,悬挂着弓箭,表示年轻时的豪情。
  • 佛身三世:佛教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思想。
  • 蘧子:指古代名士蘧瑗,常用来比喻聪明人。
  • 白公:指白居易,意指珍惜春日的态度。
  • 舞雩:古代祭祀的场所,表示祈雨或祭神的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以诗、词、散文见长,尤以诗名世。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关注现实与人生,常表现出对社会的关心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辙的生辰之际,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反思。他以对比的手法,回忆年轻时的豪情与现今的老态,呈现出一种对岁月的自省和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苏辙的《生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年老时的生日感受,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两句,诗人以“扶杖”自比,展示了年老的无奈与对年轻时光的眷恋。接下来的“佛身三世”引入了佛教的时间观,暗示人生的循环与无常。邻寺的清净和尚们则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宁静,反映了诗人对修身养性的向往。

“蘧子知非惭已晚”一语,展示出对自我认知的深刻理解,虽已不年轻,但仍有一份智慧的沉淀。而“白公起定惜余春”则是对人生最后时光的珍惜,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通过“舞雩”和“平湖水”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在乡党面前展现出白发仍然精神焕发的自豪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扶杖今年见国人:诗人以拐杖自喻,说明自己已经年迈,见到熟悉的人感慨万千。
  2. 悬弧早岁忆兹晨:回忆年轻时的英姿飒爽,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3. 佛身三世归依地:借用佛教的三世理念,体现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4. 邻寺百僧清净因:借用邻近寺庙的和尚来表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修行。
  5. 蘧子知非惭已晚:表达人生的智慧,认识到自己已不再年轻。
  6. 白公起定惜余春:白居易常以珍惜春光著称,强调珍惜时间。
  7. 舞雩一濯平湖水:用舞雩洗涤平湖水的意象,象征着对自然的向往。
  8. 乡党惊呼白发新:虽然白发苍苍,但乡亲们依然赞赏,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扶杖”比喻年老,营造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形成优美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佛身”、“邻寺”、“舞雩”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流逝的感慨与哲学思考,强调珍惜生命的每一刻,体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扶杖:象征年老,反映出时光的流逝。
  • 悬弧:指年轻时的昂扬斗志,象征青春的活力。
  • 佛身:代表轮回与无常,反映人生哲理。
  • 邻寺百僧:象征内心的宁静与修行。
  • 白公:引申出珍惜时光的智慧。
  • 舞雩:象征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类的传统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的《生日》描述的是哪个节日? A. 元旦
    B. 生日
    C. 中秋
    D. 清明

  2. 诗中提到的“扶杖”象征什么? A. 年轻
    B. 年老
    C. 财富
    D. 休闲

  3. “舞雩一濯平湖水”中的“舞雩”是指什么? A. 跳舞
    B. 祭祀
    C. 游玩
    D. 休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白居易《忆江南》

诗词对比:

苏辙的《生日》与白居易的《忆江南》在主题上均体现了对时光与人生的思考,但苏辙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哲学反思,而白居易则更关注生活的美好与乐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