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
时间: 2025-01-22 13:04: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
江寒水落惊霜秋,危根瘦节鸣寒流。
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
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
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虵怪我怀羔裘。
西归父老拍手笑,笑忆翁子躬薪樵。
去时三山今有五,不问故园惟一丘。
白话文翻译:
江中的木筏时隐时现,像浮动的犀牛,波涛翻涌,仿佛把天的山谷变成了洲岛。
江水冰冷,水位下降,令人惊讶的是秋霜已至,孤立的根基和瘦弱的树枝在寒流中鸣叫。
被风吹去的脆弱和腐朽,究竟谁能在此刻雕刻出什么?连绵的山峰耸立,像是部落的长官。
我家这座山可不好得,十年来被遗弃,心中自有怨尤。
猿猴的号叫和鹤的鸣叫岂是无意之声,实际上是因为我怀念那羊毛裘。
回到西边的父老们拍手大笑,笑着回忆起你曾亲自采薪砍柴的情景。
我离开的时候是三座山,如今却变成了五座,已不再问故乡,只剩下那一小丘。
注释:
- 江槎:指江中的木筏。
- 浮犀牛:形容木筏在水面上漂浮的样子。
- 波涛掀天:形容波涛汹涌,仿佛要掀翻天空。
- 危根瘦节:形容水边的树木根部危桥不稳,枝节瘦弱。
- 猿号鹤唳:猿猴和仙鹤的叫声。
- 翁子:指年长的人,这里指的是父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及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在文学上继承了兄长的风格,并在诗词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哲思。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辙归乡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及对曾经岁月的回顾。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苏辙的《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开篇通过“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展现了江河的动态美,营造出一种动人心魄的自然场景。诗人不仅记录了自然的变化,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是一句感人至深的自白,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珍视与思念。经过十年的离去,故乡的山水似乎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诗人心中难免涌起怅惘。这种情感在后面的“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虵怪我怀羔裘”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猿猴的叫声和鹤的鸣叫,既是自然的声音,也是他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最后,诗人提到父老拍手笑、忆起翁子躬薪樵,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乡情的延续。“去时三山今有五”,则是对岁月变迁的感慨,虽然故乡的面貌可能改变,但心中的那份情感依旧。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情世态的观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槎出没浮犀牛:描绘江水中木筏的浮现,象征漂泊的生活。
- 波涛掀天谷为洲:波涛翻涌,仿佛将天空的山谷化作洲岛,展现了自然的力量。
- 江寒水落惊霜秋:寒冷的江水让人感受到秋霜的到来,暗示了时节的变化。
- 危根瘦节鸣寒流:孤立的树木在寒流中发出声音,象征生命的脆弱。
- 脆朽吹去谁镌锼:风吹去的脆弱之物,令人思考生命的无常。
- 连峰叠嶂立酋酋:连绵的山峰如同古代部落的首领,表现出巍峨的气势。
- 吾家此山不易得:对家乡山水的珍惜与思念。
- 十年弃置空自尤:十年不见,心中难免怨尤。
- 猿号鹤唳岂无意:自然的声音充满情感,反映内心的思念。
- 西归父老拍手笑:回乡的快乐与亲切的乡情。
- 去时三山今有五:岁月的变迁,故乡面貌的改变。
- 不问故园惟一丘:对故乡的牵挂,已不再计较其他,只有一小丘留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犀牛”,生动刻画木筏的形象。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例如“猿号鹤唳”。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较强的对仗和韵律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槎:象征漂泊与归宿。
- 猿猴、鹤:自然界的生灵,象征思乡之情。
- 山峰:象征高远与坚持。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江槎”指的是什么?
- A. 木筏
- B. 渔船
- C. 小舟
-
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珍惜与怀念
- C. 讨厌
-
“去时三山今有五”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生命的无常
- C. 对故乡的遗憾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与苏辙的《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前者更加奔放,而后者则显得细腻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