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其七 寄贺陈四隅方伯转左》

时间: 2025-02-04 15:40:15

少年同醉琼林宴。

岁晚相看君独健。

左辖新恩蒙帝眷。

欢声遍。

福星喜向西江现。

济世经纶人共见。

连芳宝桂尤堪羡。

堂下紫薇花对面。

杯潋滟。

百壶日倒休烦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 其七 寄贺陈四隅方伯转左
作者:夏言

少年同醉琼林宴。
岁晚相看君独健。
左辖新恩蒙帝眷。
欢声遍。
福星喜向西江现。
济世经纶人共见。
连芳宝桂尤堪羡。
堂下紫薇花对面。
杯潋滟。
百壶日倒休烦劝。


白话文翻译:

青年们在琼林的宴会上同醉一场。
年岁已晚,回首相看,只有你最为健康。
新任左辖的恩宠,得到了皇帝的眷顾。
欢声笑语遍布四方。
福星正朝着西江的方向出现。
治理国家的才华,众人都能看到。
连那芳香的桂花也令人羡慕。
堂下紫薇花在对面绽放。
杯中酒水荡漾不已。
百壶美酒日渐倾倒,大家也不用再劝酒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琼林:指美酒佳肴的宴会场所。
  • 岁晚:年末时节。
  • 左辖:指左边的官职,特指新任官员。
  • 蒙帝眷:受到皇帝的宠爱和眷顾。
  • 福星:象征好运和幸福的星星。
  • 济世经纶:治理国家、安定民生的才能。
  • 连芳宝桂:指美好的桂花,象征高贵和美好。

典故解析:

  1. 福星:古代中国人相信星星的运转与人间的命运息息相关,福星象征着好运的降临。
  2. 紫薇花:在古代文化中,紫薇花常与美好、幸福的象征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1482年-1548年),字廷璧,号青川,明代诗人,曾任官职,因其才华而受到重用。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明代,正值夏言在官场上获得新任职务之际,借此机会表达对友人的祝贺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官员的重视与期待。


诗歌鉴赏:

《渔家傲 其七 寄贺陈四隅方伯转左》是一首充满喜庆与祝福的词作。全词通过宴会的场景,展现出作者对新任官员的赞美与期望。开头“少年同醉琼林宴”描绘了一幅欢聚的画面,体现出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接着“岁晚相看君独健”则蕴含着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岁月流逝中,期望友人能够健康长寿。

词中提到“左辖新恩蒙帝眷”,展示了新官上任带来的希望与祝福,表明诗人对新时代的期待与美好愿景。“欢声遍,福星喜向西江现”更是强调了好运降临的象征,寓意着未来的美好和繁荣。

整首词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感情,传递出对友人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最后“百壶日倒休烦劝”带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享受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同醉琼林宴:表现出年轻人欢聚一堂,气氛热烈。
  2. 岁晚相看君独健:在年末时分,回首时只有你最为健康,表达对友人的关心。
  3. 左辖新恩蒙帝眷:新任左辖的官职受到皇帝的宠爱。
  4. 欢声遍:四处都是欢乐的声音。
  5. 福星喜向西江现:好运正在朝西江的方向降临。
  6. 济世经纶人共见:治理国家的才华,大家都能看到。
  7. 连芳宝桂尤堪羡:连那美丽的桂花也令人羡慕。
  8. 堂下紫薇花对面:堂下紫薇花正盛开,对面遥望。
  9. 杯潋滟:酒杯中的酒水轻轻荡漾。
  10. 百壶日倒休烦劝:美酒倾倒,大家不再需要劝酒。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少年同醉”和“岁晚相看”,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用“福星”象征好运,增强了诗的意蕴。

主题思想:

整首词体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传递了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琼林:象征着美好的宴会与欢乐的相聚。
  • 福星:象征幸运与美好的未来。
  • 紫薇花:象征高贵与美好,增添了诗的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少年同醉琼林宴”中“琼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美酒佳肴的宴会
    C. 一种乐器

  2. “福星喜向西江现”中“福星”象征什么?
    A. 健康
    B. 好运
    C. 财富

  3.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与悲伤
    B. 祝贺与期待
    C. 怀旧与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夏言的《渔家傲》更加注重对友人的祝福与生活的美好,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豪放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夏言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