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

时间: 2025-01-10 22:48:31

曲曲都城缭翠微,鳞鳞湖浪动斜晖。

天寒日暮游人少,两岸轻舟星散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曲曲都城缭翠微,
鳞鳞湖浪动斜晖。
天寒日暮游人少,
两岸轻舟星散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都城的山水环绕,湖面波光粼粼,夕阳斜照下的美丽景色。随着天色渐晚,游人渐少,岸边的轻舟如星星般散落,缓缓归去。

注释:

  • 曲曲:形容弯曲的样子,这里指的是山水的曲折。
  • 翠微:指青翠的山色,微指微弱的光影。
  • 鳞鳞:形容波光粼粼,像鱼鳞一样闪烁。
  • 斜晖:夕阳的光线,照射角度倾斜。
  • 天寒:指天气寒冷。
  • 游人少:指到此游玩的游客数量减少。
  • 轻舟:小船,轻巧的船只。
  • 星散归:像星星一样散落回家,形容船只逐渐归岸。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所表达的景象和情怀符合中国古代诗词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及人们对归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亦为散文家。他以自然诗著称,诗中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他在西湖泛舟,观察到湖面景象与游人稀少的情形,借此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归家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开头两句“曲曲都城缭翠微,鳞鳞湖浪动斜晖”生动描绘了西湖的山水环绕与波光粼粼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描写技巧。接下来的“天寒日暮游人少”则转向情感的描写,随着气温降低与日暮降临,游人逐渐减少,这种孤寂的氛围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惆怅。最后一句“两岸轻舟星散归”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归家的小舟,且将归家的意象与夜空中的星星相联系,给人以温馨和宁静的感觉。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晚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于生命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曲曲都城缭翠微:山水环绕的都城,翠绿的山色如画,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2. 鳞鳞湖浪动斜晖:湖面波光闪烁,夕阳洒下的光线斜照,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3. 天寒日暮游人少:随着天色渐暗,气温降低,游人稀少,表现了时间流逝。
  4. 两岸轻舟星散归:两岸的小舟像星星一样,散落归去,寓意归家的温馨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波光比作鱼鳞,形象生动。
  • 拟人:用“星散”形容小舟,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归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微:象征自然的美与生机。
  • 湖浪: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幻。
  • 轻舟:象征归家与温馨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曲曲都城缭翠微”中的“翠微”指的是什么? A. 夕阳
    B. 山水的青翠
    C. 游人
    D. 湖面

  2. 诗中描绘的时间是? A. 早晨
    B. 正午
    C. 傍晚
    D. 午夜

  3. “两岸轻舟星散归”的“星”是指? A. 星星
    B. 游人
    C. 小舟
    D. 湖面波光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但李白更强调旅途的急促与壮丽,而杨万里则侧重于晚景的宁静与淡淡的惆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集》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