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怀 其十三》

时间: 2025-01-26 03:12:00

皇王宪天则,广覆物不遗。

四门列九服,大开明堂基。

嬴帝吞六雄,扬兵震四垂。

炎武因遗迹,滇岭悉来归。

魋结袭冠簪,卉服改裳衣。

西琛并南赆,王会无后期。

善哉太史公,谓得圣人威。

竖儒守一经,安能知是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寓怀 其十三
王世贞 〔明代〕

皇王宪天则,广覆物不遗。
四门列九服,大开明堂基。
嬴帝吞六雄,扬兵震四垂。
炎武因遗迹,滇岭悉来归。
魋结袭冠簪,卉服改裳衣。
西琛并南赆,王会无后期。
善哉太史公,谓得圣人威。
竖儒守一经,安能知是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皇帝的法令如同天道,广泛地覆盖万物,不留遗物。接着描绘了盛大的朝廷场面,四个门口各列着九种服饰,象征着权力与威严。然后提到嬴帝(秦始皇)吞并了六国,展现了他的霸气与四方震慑的力量。炎武(指明代的政治局势)因而得以继承过去的遗迹,连滇岭的人民也都归附于此。接下来的句子提到古代的冠饰与服装的变化,强调了时代的变迁。最后,诗提到太史公(司马迁)所言的圣人威望,表明了对历史的敬仰,同时对于守旧的儒者却表示怀疑,认为他们无法真正理解是非之道。

注释

  • 宪天则:指皇帝的法令如同天道的法则。
  • 四门列九服:古代朝廷的礼仪,四个门口上有九种不同的官服。
  • 嬴帝:指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皇帝。
  • 炎武:指明代的强盛,或象征政治的稳定。
  • 魋结:可能指古代的冠饰,表达权力与地位。
  • 西琛南赆:可能指西南和南方各地的资源与财富,表示归附的地方。
  • 太史公:指司马迁,他的《史记》记录了许多历史人物与事件。
  • 竖儒守一经:指只会研究一部经典的儒者,不能理解更大的历史与现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季宣,号辛斋,明代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古诗词的严谨,也有词风的细腻,常以历史和政治为题材,富有理想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明朝中期,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王世贞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

诗歌鉴赏

《寓怀 其十三》是一首富有历史深度的作品,王世贞通过对古代帝王的描绘,表现了对权力、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在诗中,作者以秦始皇的统一以及明朝的强盛为背景,展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通过“皇王宪天则,广覆物不遗”开篇,诗人将皇权与自然法则相提并论,凸显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接着,诗中通过描绘盛大的朝廷场面,突显了权力的威严与繁华。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诗人开始反思这种权力的本质,特别是对“竖儒守一经”的批判,表现出对传统儒者的质疑,认为他们无法真正把握历史的真相与现实的变化。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前半部分描绘历史的辉煌与权力的象征,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深思,体现了王世贞的历史观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皇王宪天则,广覆物不遗:皇帝的法令就像天道,普遍而深远,没有遗漏。
  2. 四门列九服,大开明堂基:朝廷四个门口排列着九种官服,显示出朝廷的盛大。
  3. 嬴帝吞六雄,扬兵震四垂:秦始皇吞并六国,展现大国的威力和震慑力。
  4. 炎武因遗迹,滇岭悉来归:明代因继承历史的遗迹,连滇岭的人民也归附于此。
  5. 魋结袭冠簪,卉服改裳衣:古代的服饰和礼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6. 西琛并南赆,王会无后期:西方的财富和南方的资源都汇聚,表示统一的富饶。
  7. 善哉太史公,谓得圣人威:赞美司马迁的历史记载,认为他揭示了圣人的威望。
  8. 竖儒守一经,安能知是非:批评只研究古典的儒者,认为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历史的复杂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皇王宪天则,广覆物不遗”,展现了对称美。
  • 比喻:将皇权比作天道,强调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 夸张:如“扬兵震四垂”,强调了秦始皇的威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当下局势的忧虑,表现了诗人对权力的批判与对历史真理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皇王: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统治。
  • 明堂:代表朝廷的威严与规范。
  • 嬴帝:象征着历史的伟大与统一。
  • 四垂:指四方,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威名。
  • 竖儒:象征着固守传统的学者。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历史的画面,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嬴帝”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 A. 汉武帝
    • B. 秦始皇
    • C. 唐太宗
    • D. 明成祖
    • 答案:B. 秦始皇
  2. “竖儒守一经”的意思是?

    • A. 只会研究一部经典的儒者
    • B. 擅长研究多种经典的儒者
    • C. 了解历史的哲学家
    • D. 反对儒学的思想家
    • 答案:A. 只会研究一部经典的儒者
  3. 诗中“皇王宪天则”表明了怎样的思想?

    • A. 皇权至上
    • B. 人民至上
    • C. 法治社会
    • D. 传统文化
    • 答案:A. 皇权至上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作品,表达了对政治腐败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 《滕王阁序》:王勃的名篇,蕴含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诗词对比

对比作品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反映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情感更为细腻。
  • 《登高》(王之涣):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的反思,情感基调相似。

两者都通过历史背景,引发对现实的思考,但表达方式与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包含王世贞的诗作及其背景分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古诗词发展的详细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