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乍采篱东菊,
俄看岭上梅。
哀时身渐弱,
愁夜眼长开。
泉石闲无事,
功名愧不才!
雨云易翻覆,
只合学敲推。
白话文翻译
刚刚在篱笆东边采了菊花,
不久又看见山岭上的梅花。
在这悲伤的时刻,身体逐渐虚弱,
在愁苦的夜晚,眼睛却长久地睁开。
泉水与石头闲着无事,
对名利感到惭愧自己不才!
雨云容易翻覆,
唯有学习敲打推开。
注释
- 乍:刚刚,初次。
- 篱东:篱笆的东边。
- 梅: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哀时:悲伤的时光。
- 身渐弱:身体逐渐衰弱。
- 愁夜:愁苦的夜晚。
- 泉石:山泉与石头,象征闲适生活。
- 功名:名声与地位。
- 愧不才:感到惭愧自己没有才能。
- 雨云易翻覆:雨云容易变化,象征人生无常。
- 敲推:借用敲打与推开,暗指面对困境的应对方式。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悟,这些主题在古代诗词中常有体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松,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充满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王松创作《村居书兴》时,可能正值个人生活的某个低谷,或在闲适的村居生活中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变。
诗歌鉴赏
《村居书兴》是一首典雅而富有哲理的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索。开篇“乍采篱东菊,俄看岭上梅”,描绘了诗人在村居生活中的一幕,菊花与梅花象征着不同的人生状态,前者代表了秋天的成熟与安稳,后者则象征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转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哀时身渐弱”,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愁苦的夜晚,诗人眼睛长久睁开,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方向。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泉石闲无事”,显示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对名利的反思与不屑,“功名愧不才”表达了对社会地位的淡漠。结尾提到“雨云易翻覆”,暗示人生的变化无常,最后以“只合学敲推”来应对这些变化,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苦难时的积极态度,强调了人应采取主动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乍采篱东菊:诗人刚刚在篱笆东边采菊,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 俄看岭上梅:不久又看到山岭上的梅花,暗示生活中的不断变化与美好。
- 哀时身渐弱:在感伤的时刻,身体逐渐虚弱,体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愁夜眼长开:在愁苦的夜晚,眼睛却长久地睁开,表现出内心的挣扎与思索。
- 泉石闲无事:泉水与石头没有事可做,表现出自然的宁静与闲适。
- 功名愧不才:对名利感到惭愧,体现出作者的自谦与对社会的反思。
- 雨云易翻覆:雨云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
- 只合学敲推:面对人生的波折,诗人选择积极应对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无常比作雨云的翻覆,形象生动。
- 拟人:泉石被赋予“闲无事”的状态,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乍采篱东菊,俄看岭上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农村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强调了面对人生无常的积极态度,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与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菊与梅: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梅花象征着坚强与美好,二者结合暗示了诗人对不同人生状态的理解。
- 泉石:象征自然的宁静与闲适,是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 雨云:代表人生的变化与不确定性,提醒人们接受生活的波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感到惭愧
C. 毫不在乎 -
诗中提到的“泉石”象征着: A. 名利
B. 自然的宁静
C. 生活的忙碌 -
诗人的生活态度是: A. 消极
B. 积极应对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居秋暝》 王维
诗词对比:
- 比较王松的《村居书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王松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挣扎,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
- 《王松研究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