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深宵长太息,似作不平鸣。
晓泪花争落,春愁草怒生。
时君劳北顾,上相辱东行!
剩有村儒在,相逢话太平。
白话文翻译:
在深夜我长叹一声,似乎在发出不平的鸣叫。
清晨的泪水争相落下,春天的愁绪像草一样愤怒地生长。
而你在北方劳碌,遭受上级的羞辱,向东而行!
剩下的只有村里的读书人,在相逢时谈论太平的日子。
注释:
- 太息:长叹,表示忧愁或不满的情感。
- 不平鸣:指心中的不满情绪似乎在鸣叫。
- 晓泪花争落:早晨的泪水如花般争相滴落,形容悲伤。
- 春愁:春天的忧愁,可能与生机勃勃的季节形成对比,寓意内心的困扰。
- 草怒生:形容草木旺盛生长,但在此可能暗示愁绪的蔓延。
- 时君:指某位君主或上司。
- 上相辱:指受到上级的羞辱或不公待遇。
- 村儒:指村里的读书人,象征知识和理想。
- 太平:指和平安宁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松,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其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为主,风格清新、质朴。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某些人生苦闷或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表现出对时局的不满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遣闷》一诗通过深夜的叹息和清晨的泪水,生动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幽怨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诗的开头用“深宵长太息”来表现诗人心中积压的情感,长时间的叹息显示出无奈与苦闷。接着“晓泪花争落”描绘了清晨的悲伤,泪水如花般争相落下,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愁苦。
诗中提到的“春愁草怒生”,将愁苦与春天的生机相对立,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时君劳北顾,上相辱东行”则表明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无奈,字句中流露出对权力的失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诗的尾声提到“剩有村儒在,相逢话太平”,暗示尽管社会混乱,但仍有志同道合的人在追求内心的和平与安宁。这一转折让整首诗在沉重的情感中透出一丝希望,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宵长太息:在漫长的夜晚,我长时间叹息。
- 似作不平鸣:叹息声中似乎有不满的鸣叫。
- 晓泪花争落:清晨,泪水像花一样争相流下。
- 春愁草怒生:春天的愁苦像草一样愤怒地生长。
- 时君劳北顾:此时你在北方辛劳,心中挂念。
- 上相辱东行:遭受上级的羞辱,向东而行。
- 剩有村儒在:只留下村里的读书人。
- 相逢话太平:在相逢时谈论太平的日子。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泪水如花”来形象化悲伤的情感。
- 拟人:将“春愁”与“草”结合,赋予春愁以生长的特性,表现愁绪的蔓延。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和意象上都有较强的对称性,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个人内心的苦闷,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和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晚:象征孤独与思索。
- 泪水:代表悲伤与失落。
- 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却因愁苦而显得沉重。
- 村儒:象征理想与知识的追求,体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深宵长太息”中的“太息”是什么意思? A. 长叹
B. 微笑
C. 哭泣 -
“晓泪花争落”的“晓”指的是哪个时间? A. 正午
B. 清晨
C. 黄昏 -
诗中提到的“村儒”代表了什么? A. 农民
B. 读书人
C. 官员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王松的《遣闷》与杜甫的《春望》,两者皆在描绘个人对社会动荡与苦闷的感受,但王松更多体现的是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而杜甫则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更为明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松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