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枯藤六尺步长阡,客裹韶光绝可怜。
好着青枫重试火,西阳三日突无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凋零的景象:枯藤缠绕在长长的小路旁,行人走在这条路上,感到春光的短暂和可惜。即使青枫再美丽,也只能试着点燃那已经消逝的春意,然而在西阳下,三天过去了,依旧没有一点烟火的迹象。
注释:
- 枯藤:枯萎的藤本植物,象征着凋零和衰败。
- 六尺:指长度,形容藤蔓的长度,有一种无限延伸的感觉。
- 步长阡:步行在长长的小路上,阡是田间小路的意思。
- 客裹:行人身处其中,裹是包裹的意思,这里引申为行走在春光之中。
- 韶光:美好的光阴。
- 青枫:指青色的枫树,常用来象征秋天的美丽。
- 重试火:再次尝试点燃火焰,象征着希望的重燃。
- 西阳:西边的太阳,通常指黄昏时的夕阳。
- 突无烟:突然没有烟火,象征着无奈和失落。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季,作者在感受春天短暂之际,抒发了对春光的惋惜与失落。
诗歌鉴赏:
这首《避地伤春六绝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诗中“枯藤六尺步长阡”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且凋零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春天的残酷与短暂。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将“客”与“韶光”相结合,体现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无奈,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好着青枫重试火”一句,展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青枫的美丽并不能抵挡时间的流逝,作者的情感在此处愈加深沉。最后一句“西阳三日突无烟”,则是对未来的绝望与无力感的体现。阳光下的无烟,象征着生机的缺失,强调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叹。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精炼,情感却厚重而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哲思和对生命流逝的敏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枯藤六尺步长阡:枯藤缠绕,象征着生命的无常,步行在这条小路上,暗示着孤独的行走。
- 客裹韶光绝可怜:行人感受到春光的短暂与可惜,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 好着青枫重试火:青枫的美丽与春天的希望交织,意在重燃对生活的期待。
- 西阳三日突无烟:夕阳下的无烟,象征着失落与无奈,展现了对未来的迷茫。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光比作可怜的事物,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青枫”赋予情感,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触。
- 对仗:诗中用词讲究,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春天的惋惜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感悟与反思。
意象分析:
- 枯藤:象征衰败与生命的无常。
- 青枫:象征美丽与希望,但也暗示着失去。
- 西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带来思考与感慨。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枯藤”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衰败
- C. 希望
- 诗中的“青枫”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愤怒
- “西阳三日突无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希望
- B. 绝望
- C. 怀念
- 诗中提到的“枯藤”象征什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表现了战乱中的悲伤与对国家的忧虑,而葛立方的诗则主要聚焦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两者都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