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

时间: 2025-01-11 09:58:19

下马冷泉亭,懿此丹壑幽。

泓澄粲玉砾,半亩如泼油。

岩{左山右幼}起三板,轰雷溅涛头。

向来澄止面,怒沫喧山丘。

莫作动静观,止性元不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
作者:葛立方

下马冷泉亭,懿此丹壑幽。
泓澄粲玉砾,半亩如泼油。
岩左山右幼起三板,轰雷溅涛头。
向来澄止面,怒沫喧山丘。
莫作动静观,止性元不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馆中同舍的朋友们游览西湖的情景。首先,下马在冷泉亭,感觉这里的山水幽静美丽。湖水清澈,像是洒了玉石,湖面如同泼洒的油一般光滑。左边的山、右边的岩石之间,波涛汹涌,像雷声般轰鸣,激起水花。之前湖面平静,现在却被怒涛打破,沫水喧嚣着山丘。不要只停留在动静之间的观察,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被外在的事物影响。

注释

  • 下马冷泉亭:指在冷泉亭下马。冷泉亭是西湖景点之一,因泉水清凉而得名。
  • 懿此丹壑幽:赞美这片红色的山谷幽静。
  • 泓澄粲玉砾:湖水清澈,闪烁着如玉石般的光泽。
  • 半亩如泼油:湖面宽广而平滑,似乎涂抹了油一般。
  • 岩左山右幼起三板:左侧的岩石、右侧的山峦之间,波涛起伏,如同三块板子在水面上起伏。
  • 轰雷溅涛头:波涛的声音如雷声响起,水花四溅。
  • 莫作动静观:不要仅仅观察动静,强调内心的宁静。
  • 止性元不流: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要随外界变化而浮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作往往融入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八月的西湖,正值暑去秋来的时节,诗人和同伴们在游览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西湖的湖光山色,以及游览中的内心感受。开篇的“下马冷泉亭”便引入了一个具体场景,带给读者亲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泓澄粲玉砾”及“半亩如泼油”的比喻,表现出湖水的清澈与平静,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景。然而,随着“轰雷溅涛头”的描写,湖面又展现出波涛汹涌的状态,形成了动与静的对比。诗人在此通过极具视觉与听觉的描绘,展现出西湖的多样性。

尤其在结尾部分,诗人提出“莫作动静观”,强调内心的宁静比外在的动静更为重要,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这不仅反映了自然之美,更是对世间浮躁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下马冷泉亭,懿此丹壑幽:诗人首先描述到达冷泉亭,感叹这片丹色山谷的幽静。
  2. 泓澄粲玉砾,半亩如泼油:湖水清澈、波光粼粼,仿佛涂抹了油彩。
  3. 岩左山右幼起三板,轰雷溅涛头:两侧的山岩间波涛翻滚,声势浩大。
  4. 向来澄止面,怒沫喧山丘:湖面原本平静,如今却被波浪打破,惊起沫水。
  5. 莫作动静观,止性元不流:告诫人们不要只看动静,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半亩如泼油”,将湖面比作油彩,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和结构上都有对仗之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波涛的声音如雷,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内心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冷泉亭:象征着清凉与静谧,代表自然的美好。
  • 湖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 波涛:象征外界的纷扰与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泓澄粲玉砾”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湖水清澈
    B. 山高水远
    C. 风景如画

  2. “莫作动静观”的意思是?
    A. 观察外在的动静
    B. 关注内心的宁静
    C. 享受游玩的乐趣

  3. 这首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夸张
    B. 比喻
    C. 对比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葛立方的诗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对历史的追思与对人生的感慨。两者虽主题不同,但同样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哲理的思考。